號: 003187229/202506-00006 信息分類: 其他文件
發布機構: 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5-27 發布日期: 2025-06-11 11:53
文  號: 宿政辦秘〔2025〕10號 性: 有效
生效時間: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州市有效
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5)的通知
政策咨詢機關: 市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科 政策咨詢電話: 0557-3048982

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州市有效
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5)的通知

來源:宿州市政府 瀏覽量: 發表時間:2025-06-11 11:53 編輯:信息公開

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州市有效
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5)的通知

宿政秘〔202510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門、各直屬機構

《宿州市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5)》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整改落實。

 

 

 

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527

 

  

宿州市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5

 

為努力擴大有效投資,更好發揮穩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性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決定繼續實施有效投資專項行動,現提出如下方案。

一、主要目標

2025年,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力爭制造業投資增速高于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高于全部投資增速。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00個左右,新開工項目300個左右;列入省重點項目100個左右,力爭開工率達到100%、完成投資200億元左右;全年開工動員項目力爭150個以上,力爭開工率95%以上、納統率85%以上。

二、聚焦重點領域

1.強化創新能力建設。支持企業牽頭和參與建設產業創新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省市級創新平臺,開展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進一步提升產業鏈創新能力,加快培育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0項以上。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5億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以下工作均需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加大新興產業投資力度。扎實推進5512產業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能源(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高端綠色食品(預制菜)、生物醫藥等領域項目建設。積極謀劃推動一批未來產業領域低碳能源、空天信息項目建設。持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加快人工智能領域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100億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制造業投資鞏固提升行動,完成重點技改項目80項以上。大力實施智改數轉十大工程,實現全市重點行業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規模以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全覆蓋,打造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5個、數字化改造區域樣板1個。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280億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4.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提檔。聚焦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積極培育建設服務業集聚創新區。加大高品質生活服務業投資力度,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推進生活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100億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

5.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深入推進宿州市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項目(一期)工程等項目建設,新建公共文化空間31個。積極參與皖北旅游大環線示范段建設,推薦百景提升行動實施單位,引導創建高品質旅游景區、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皖美休閑旅游鄉村、皖美金銀牌民宿等品牌。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6億元。(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發展改革委)

6.擴大農業農村領域投資。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4.7萬畝,改造提升2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安徽省生物育種實驗室宿州分中心,新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5個。深入實施千村引領、萬村示范工程,新增精品示范村6個左右和30個省級中心村。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50億元。(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7.加快交通強市項目建設。建成合新高鐵泗縣段,加快淮宿蚌城際鐵路宿州段、阜淮城際鐵路埇橋段建設,新開工建設合肥至宿遷高鐵宿遷至泗縣段,謀劃推進淮宿蚌鐵路北延(蕭縣至豐縣客車聯絡線)、淮北至商丘(永城北)高鐵聯絡線、蕭縣眾科鐵路專用線前期工作,力爭全年新增高鐵里程16.38公里。加快實施宿固高速、徐淮阜高速宿州段、徐碭商高速公路,新開工建設宿遂高速一期工程,推進宿徐高速前期工作,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4公里。實施G311蕭城至皖豫界改建工程、G237蘇皖省界至碭城北段改建工程、S224皖蘇界至楊疃段改建工程等一批國省干線公路項目,全年新增一級公路里程30公里。加快推進澮河蘄東作業區碼頭工程,年內建成運營。建成運營泗縣、碭山通用機場,有序推進宿州機場前期工作。力爭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完成實物工作量100億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

8.持續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加快實施包澮河治理,奎濉河綜合治理、沿淮行蓄洪區等其他洼地治理、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區建設等工程,新開工團結閘樞紐節制閘除險加固、靈璧縣三渠溝防洪治理、蕭濉新河碭山段治理等工程,配合省引江濟淮集團推進引江濟淮二期宿州境內工程。完成碭山縣、蕭縣、埇橋區、泗縣共23.75萬人地下水源替換任務。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50億元。(責任單位:市水利局)

9.加大新型能源體系投資力度。加快500KV輸變工程建設,建成投運錢營孜電廠二期項目。保障中廣核蕭縣黃口150MW風電場等6個續建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推進2024年競配、鄉村振興風電、煤電聯營等可再生能源項目開工建設,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75萬千瓦以上。加快建設宿淮蕭碭、固靈泗天然氣管道,開工建設蘇皖豫干線(宿州段)。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50億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10.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網30里,新增、改造提升綠地面積38萬平方米,新增城市綠道7.45公里,新增街頭綠地(游園)13、口袋公園12個,新增城市停車泊2萬個,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31臺,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全覆蓋。加快發展保障性住房,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291套(間)。力爭市政和房地產開發領域完成實物工作量180億元。(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市房管中心、市發展改革委)

11.加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弱項。穩步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鼓勵義務教育學校加裝空調。實施全民健身場地提升行動。積極推進衛生健康領域設備設施迭代升級及住院設施改造提升,高質量建設運營2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存量資源改建養老服務設施。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20億元。(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

三、加強要素保障

12.積極爭取各類中央資金。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儲備和工作復盤總結,力爭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盤子。統籌硬投資軟建設,高質量做好兩重建設。優化兩新項目申報篩選流程,提高項目申報質量。(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13.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足用好省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政策,做好項目融資收益平衡,打通在建項目續發綠色通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充分利用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擴圍政策,多措并舉提升項目收益水平,提高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比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

14.發揮國有資本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新興產業投資等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及系列子基金的作用,積極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撬動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支持相關產業和創新創業項目建設。實施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引導市屬國有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尤其是對新興產業投資。(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

15.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分級建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確保能耗支持的民間投資項目占比70%以上、政府性引導基金投向民營企業比重70%以上。依托投資項目在線平臺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20個以上。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

16.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前置參與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完善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全流程線上融資功能,推動無還本續貸政策階段性擴大到中型企業。力爭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新增投放60億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宿州監管分局、人行宿州分行)

17.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資。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鼓勵有實力的本土企業通過海外并購開展反向投資。持續推進內外資一體化招引。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商投資準入限制措施。對符合條件的外商直接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給予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

18更高水平推進雙招雙引。5512產業工程為重點,加快構建產業鏈招商等新模式。引育壯大重點產業鏈,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專精特新等企業,開展鏈主型龍頭企業招商,引進標志性、引領性項目。深化與企業合作,引導支持其推介合作伙伴、供應鏈關聯企業來宿州投資。(責任單位:市投資促進中心)

19.切實加強用地保障。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積極爭取2025年擬用地的交通、水利、能源、戰略性礦產等重大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或省政府重大項目用地清單,申請國家直接配置用地計劃指標。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改革各項要求,堅持以補定占,將非農建設等各類占用耕地行為統一納入管理,強化新增耕地補充,確保完成2025年全市9000畝補充耕地任務。積極推動全市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

20.持續優化林地使用。謀劃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批復后的規劃編制,做好自然保護地規劃與縣級以上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有效銜接工作;對暫不符合自然保護地規劃的重大基礎設施、民生項目,符合自然保護地管控要求的,爭取省級支持,依法依規做好建設項目占用自然保護地市級審核上報工作。加強林地管理,建立林地儲備庫,實行林地占補平衡和定額管理制度。2025年全市林地要素保障規模1440畝,做好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助推重點項目快速落地。(責任單位:市林業局)

21.切實保障高質量項目用能需求。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鼓勵引導高耗能企業提高非化石能源強制消費比重。推進重點企業一企一策節能降碳升級改造,以存量挖潛保障合理用能需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四、強化推進措施

22.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健全分級分類謀劃儲備機制,分領域開展項目需求評估論證。強化關聯項目前瞻統籌,加強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項目謀劃。前置考慮項目運營質效,充分挖掘市場價值。(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23.開展項目前期攻堅。建立前期工作攻堅項目庫,逐個項目明確時間節點、任務清單和責任單位,按月填報項目進展,對滯后節點的項目進行提醒、通報,不斷提升項目成熟度。(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24.發揮重大項目帶動作用。編報兩批次重點項目清單,按季開展重大項目開工動員。充分利用問題建議直通車功能,依托有效投資E服通亮燈預警督辦。加力調度中央資金支持項目,確保所有項目年內全部開工,力爭投資完成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25.突出項目全過程管理。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逐級壓實相關部門監管責任、項目單位主體責任。依托國家重大項目庫開展項目日常監測,定期開展評估督導。嚴格落實項目申報與投資計劃執行掛鉤機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26.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管理。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全流程監管,堅決杜絕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編制城鄉建設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探索政府公共資源統籌使用,積極推行代建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市城鄉建設指揮部辦公室

27.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分行業分類別摸清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底數,建立資產臺賬,結合全市產業整合和國有企業改制等工作,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資源盤活。聚焦與改擴建有機結合、挖掘閑置低效資產價值等路徑,積極探索試點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

28.打造一流投資環境。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地市政務事項與省中樞系統遷移對接,保持事項信息同步,實現重點一件事高效辦理。推動更多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完成資金兌付全流程工作,幫助企業更便捷地享受政策支持,助力企業發展。(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

政策咨詢
如果您對該政策文件有疑問,可以點擊“我要問”在線咨詢,也可以撥打上方的電話咨詢相關部門,或者撥打市長熱線:0557-12345。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