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糧倉”邁向“大廚房”
——宿州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綜述
今年以來,我市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兩大國字號品牌,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大力發展高端綠色農產品加工業,皖北“大糧倉”不斷邁向“大廚房”,大量優質農產品通過各種形式加工后身價倍增,“宿州品牌”高端綠色農產品從容走向市場。根據統計部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完成產值240億元,產值累計增速15.4%,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資源豐富,糧食、果蔬、肉蛋奶產量位居全省前列;配套齊全,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宿州)基地設施逐步完善;政策完備,出臺了《宿州市綠色食品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經濟最活躍、消費水平最高的長三角區域,發展農產品加工的企業能夠以較低的綜合成本參與市場競爭,進入高端市場,做大做強全國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我們底氣足?!笔修r業農村局局長張安文表示。
做強“三頭三尾”大文章
做好“糧頭食尾”方面,緊扣大豆品種創新生產能力提升,市農科院皖北大豆育種中心和華成種業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已建成;緊扣大豆精深加工領域,達園糧油等大豆精深加工項目已投產。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高質量大豆蛋白生產線項目”正快速推進;泗縣出臺《夏甘薯生產技術意見》,今年山芋產業園新投產企業1家。上半年,泗州薯業、天京食品通過粉絲加工、酸辣粉銷售,產值同比增長391.32%。
推進“畜頭肉尾”方面,上半年,全市肉牛存欄14.19萬頭,出欄7.06萬頭,均居全省第二。截至目前,共招引在談在建項目22個,投資總額約113.55億元;爭取各類資金5685萬元。積極推進蕭縣年產2000噸羊肉深加工項目,目前已試生產。7月15日,組織52家企業與安徽菜大師農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產銷對接。7月21日,舉辦蕭縣特色伏羊文化節及展銷活動。
發力“農頭工尾”方面,靈璧縣楊疃鎮鹿茸菇基地已投產,招引安徽中科智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標準化菇房;靈璧縣落實食用菌獎補政策,兌現30家經營主體獎補資金371.75萬元。加強與江南大學產業技術對接,研究破解碭山酥梨、泗縣粉絲等多個加工產品創新難題,謀劃新建蕭縣食用油脂項目。配合省農業農村廳召開“新農人下午茶—水果專場”活動,34名企業、家庭農場代表參會交流。上半年,埇橋區省級糧食產業現代園區實現產值21.95億元;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速15.4%,居全省第一。截至7月底,全市綠色食品產業“雙招雙引”平臺新增項目110個,投資總額250.336億元。
搶跑預制菜產業“新賽道”
我市依托地處長三角區位優勢,充分利用縣域內食用菌、林果、規模養殖等產業資源,搶占預制菜產業“新賽道”,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
埇橋區政府與安徽菜大師農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菜大師集團統一打包運營,充分利用菜大師集團供應鏈優勢招商,截至目前已入駐企業7家,確保年內入駐率達90%以上。靈璧浩達食品產業園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正在實施配套項目。組織148家企業參加第二屆宿州綠色農產品杭州展示展銷會、拱墅區消費幫扶展示展銷會、杭州市民中心展示體驗活動。
截至目前,預制菜產業龍頭符離集燒雞規上企業產值達9774.9萬元,同比增長29.57%。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燒雞產業發展大會,累計實現現場銷售額79.9萬元;簽約6個項目,簽約金額為18.3億元。
加強重大項目監測調度
圍繞重大項目建設,我市各級各部門加強監測調度。相關領導赴碭山縣督導康樂匯、鳳凰工貿等企業項目建設情況,指導落實酥梨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碭山酥梨項目申報安徽省農業農村重大科技項目,已通過第一輪篩選。鵬順萬噸冷庫建設完成,正在調試設備;祥隆藥業“潤肺膏”廠房等待驗收;愛澤供應鏈冷庫項目、龍潤堂“小吊梨湯”、冠虹“整顆燉梨”、梨多寶公司“梨多酚”、興達罐業“凍干梨干”生產線建設已完成,進一步提升酥梨加工能力。目前,碭山酥梨加工率為28.35%。
我市先后召開全市農業經濟運行調度會4次,調度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落實情況及“雙招雙引”項目情況。制發全市百日幫扶攻堅行動方案,建立151家負增長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走訪幫扶臺賬,其中24家企業已退規,33家企業停產待退規或暫時性停產,54家企業實現正增長;新增8家規上企業。幫助泰盛(宿州)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和宿州正新食品有限公司開展招工宣傳,兌現宿州鹿鹿食品等3家企業蒸汽補貼9.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