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檢察機關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我市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市檢察機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2020年以來,不斷充實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力量、完善工作職能,認真落實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依法從嚴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傾情守護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
堅持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從嚴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針對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律依法從嚴追訴、從重提出量刑建議。積極搭建“一站式”辦案場所,針對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護,建立“燕護雛”一站式辦案場所,集約化開展對未成年被害人的詢問、取證、心理疏導和救助等工作,避免案件偵辦過程對未成年人造成“次生傷害”。主動會簽機制加強幫扶救助,針對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侵害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全市檢察機關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救助合力。2020年,與市精神衛生中心和司法社工所會簽文件,開辟心理救助、家庭教育指導綠色通道;2022年,與市紅十字會共建“燕護雛”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公益項目;2022年,共辦理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20余件,發放救助金30余萬元,同時積極對接民政部門,讓多名刑事案件造成的“事實孤兒”享受社會救助政策。廣泛開展法治進校園加強自護教育。全市檢察機關兩級檢察長、院領導、未檢干警均擔任學校法治副校長,2022年共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400余次,受眾達15萬人;兩級檢察機關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12期“燕護雛”系列普法微視頻、微課程,獲得廣泛好評;全市檢察機關“燕護雛”未檢工作品牌及團隊,先后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優秀辦案團隊、全省檢察機關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2021年度宿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優秀項目。
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充分發揮附條件不起訴特殊矯治功能。全市檢察機關積極開展跟蹤幫教,開發上線“燕護雛”智慧未檢平臺,用心用情、用平臺用資源感化挽救,幫助“浪子回頭”。三年來,超過95%的被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重返正途,有20余名順利考上大學。強化家庭監護監督工作。2021年,市檢察院聯合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教體局等單位會簽《關于規范親職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對督促涉罪未成年人家長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工作流程進行細化。2022年,共發出親職教育決定書、監護督促令200余份,讓家長履行監護職責受到監督制約。積極開展“高墻內”未成年人幫教轉化工作。2022年,市檢察院聯系市教體局將初高中課程全部刻錄成光盤,并購置初高中教材送到市看守所,供在押未成年人學習,對其逐人開展親情教育,適時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促使其提高文化素養、轉變思想認識、增強法律意識。
堅持多管齊下、綜合保護,全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實行未成年人案件統一集中辦理。將涉未案件統一集中到未成年人檢察部門辦理,綜合利用四大檢察職能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聯合行政機關在涉未成年人權益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檢查;立足刑事案件深挖線索,發出檢察建議,移交行政機關堵牢社會治理漏洞;支持未成年人民事起訴,讓未成年人的撫養權、撫養費、人身損害賠償得到公平公正保護。發揮府檢聯動機制,共織保護網。三年來共與各相關部門會簽各項機制60余件次,如與市婦聯達成《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合作意見》,與市教體局會簽《關于開展“檢教同行 愛護未來”弱勢困境兒童特別保護行動的意見》,與市司法局會簽《關于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輕微刑事案件賠償保證金提存機制的工作意見》,通過共聯共建,不斷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織密未成年人“六位一體”綜合保護網。(記者 付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