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18年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皖發〔2018〕1號)中有關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部署,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8〕26號)要求,結合《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實施方法》相關要求,制定本年度實施辦法。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特別是在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順應廣大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持續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打造農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園。到2020年,力爭80%布點中心村達到美麗鄉村建設要求,所有布點中心村臟、亂、差得到有效治理,打造一批環境優美、人口集聚、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管理有序、文明和諧的特色小鎮、特色村莊。
二、年度任務
2018年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確保實現“全省超平均,皖北保先進”的工作目標,根據全市美麗鄉村建設總體任務,要考核驗收達標一批,整治建設推進一批,統籌謀劃儲備一批。合理確定建設時序,聚焦水電路,整治臟亂差,著力開展省級中心村建設。各縣區通過自主申報,省市組織審核,全市將啟動實施45個省級中心村規劃建設,建設周期1年半左右,到今年底完成項目建設進度的70%左右。工程類項目基本結束。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結合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串珠成線、連線成面打造一批精品村,逐步形成一批體現徽風皖韻和宿州特色的“升級版”美麗鄉村。
大力支持泗縣開展整縣推進,到本年底80%以上布點中心村達到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力爭所有布點中心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各縣區可結合扶貧開發、傳統村落保護等,自主建設一批中心村,積極開展自然村環境整治,并注重抓好已建成中心村的維護、鞏固和提升工作。
三、實施內容
(一)科學編制建設規劃。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異
以多樣化為美,把挖掘鄉村風貌和引入現代元素結合起來,引導優秀規劃設計團隊下鄉,發揮鄉村能工巧匠作用,著力提升中心村規劃建設品位。
(二)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建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垃圾處理模式。擴大農村自來水使用覆蓋面,提升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和改造步伐。整治房前屋后環境。實施通村主干道路拓寬改造和村內主干道路硬化,提高暢通水平。以分散處理為主,主要采用整體式糞池、三格式糞池等筒易處理技術,就地生態處理污水,有條件和需求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集中處理污水。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采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因地制宜改造或建設公共服務設施,開展村莊綠化亮化。
(三)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利用美麗鄉村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特色服務業等,著力打造一村一品專業村鎮。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田園綜合體、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優先在美麗鄉村中選擇一批具有發展基礎和潛力的村,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四)加強精神文明創建。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注重保護弘揚獨具宿州特色的農耕文明和優秀民俗文化,挖掘鄉土文化潛在價值,打造獨具特色的宿州鄉村文創產品。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四、資金籌集與管理
(一)足額落實專項資金。按照“政府投入、村級自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辦法,以政策性金融為主體、商業性金融為補充,重點圍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對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和水電路房建設等領域給予信貸支持,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地籌措資金。2018年市財政安排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6600萬元,縣區財政要按相關要求足額安排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同時加強對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對符合條件的項目要加快資金報賬撥付進度,保障項目建設快速推動,要結合全市脫貧攻堅戰略總部署,著力支持脫貧攻堅。要注重對示范村產業發展投入,不斷壯大示范村集體經濟,提升示范村自我造血功能。
(二)統籌整合財政資金。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壓實縣級政府在涉農資金整合中的主體責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所獲土地增值收益,按相關規定用于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村莊整治增加耕地獲得的占補平衡指標收益,通過支出預算統籌安排支持當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三)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鼓勵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依法合規提供信貸支持。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污水處理項目。發揮財政“一事一議”獎補的引導作用。
(四)嚴格資金使用管理??h級財政部門、美麗鄉村辦根據省批復下達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和省、市《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意見》要求,統籌分配上級補助的專項資金和本級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重點投向示范村建設和環境整治等方面,持續提升專項資金使用績效。
(五)加強監督與檢查。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必須??顚S?不得用于辦公經費和人員經費開支、發放各種獎金福利、平衡預算、購置辦公設備和交通通訊工具,以及其他與美麗鄉村建設不相關的支出等。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要接受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的檢查和社會監督。市財政局將會同美麗辦等部門對資金使用管理情況不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重點檢查??h(區)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資金使用管理,保證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分配科學、管理規范,切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市財政局每年對各縣(區)財政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進行績效評價,評價結果納入民生工程和省、市美麗鄉村建設綜合考核內容。
五、保障措施
(一)壓實工作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切實擺上重要位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傾注更大精力,投入更多心血,經常深入農村調查研究,經常親自部署推動工作,努力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市美麗鄉村辦將進一步加大牽頭協調力度,更好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市直相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找準工作著力點,每年都要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辦幾件實實在在的事。
(二)健全工作機制。根據全省美麗鄉村建設驗收辦法,更好發揮“指揮棒”作用,每月對各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進行督查、調研,督查結果進行通報,對推進不力的督促整改落實。完善長效管護機制,鼓勵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有條件的地區推行城鄉垃圾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
(三)發揮群眾作用。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自治組織作用,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決策機制,通過村民自選、自建、自管、自用等方式,更好地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保障農民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四)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加強宣傳工作和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各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