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id="6k5gm"><output id="6k5gm"></output></span>

    <optgroup id="6k5gm"><li id="6k5gm"></li></optgroup>

    <optgroup id="6k5gm"><small id="6k5gm"><source id="6k5gm"></source></small></optgroup><optgroup id="6k5gm"><small id="6k5gm"><pre id="6k5gm"></pre></small></optgroup>

    <span id="6k5gm"></span>
    <track id="6k5gm"></track>

      宿州市就業促進行動2023年實施方案

      文章來源:宿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瀏覽量:發表時間:2023-06-06 17:38 責任編輯:宿州市民生辦

      一、年度目標

      2023年,力爭87個城市社區達到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標準。募集青年見習崗位不少于3905個,開發公益性崗位不少于2200個。高校畢業生留皖就業率達71%以上。舉辦招聘會不少于370場次。全年開展補貼性培訓不少于419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12000人。

      二、推進措施

      (一)推進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建設。擴大三公里就業圈覆蓋范圍,推動基層就業服務網格化管理、精準化服務、智能化共享,更多社區達到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標準。擴大社區就業崗位供給,鼓勵開發更多靈活就業、新形態就業崗位,加強對社區周邊個體工商戶等實體的崗位摸排,及時精準推送給社區居民,促進社區居民家門口就業。

      (二)促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開展實施百萬大學生興皖”“兩增一強行動,運用市場化辦法增加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眾就業創業崗位供給。募集開發一批見習崗位和公益性崗位,確保有需求的未就業畢業生都能夠參加見習活動,確保有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困難人員都能安置公益性崗位。加強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幫扶,確保務工就業規??傮w穩定。統籌做好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眾就業。

      (三)強化企業招工用工服務。開展兩保五對接”“三級三方服務千企行動,落實重點用工服務白名單制度。落實援企穩崗政策,鼓勵企業點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訓機構上菜。發揮勞務協作機制作用,常態化開展勞務對接活動。積極推廣全省求職用工一網通平臺,推進實現缺工企業崗位需求一點發布、全省共享、勞動者就業需求一點填寫、精準送崗。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強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與技工院校、職業院校開展技能人才訂單培養、委托培養、短期培訓,為企業量身打造技能人才。

      (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開展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強化市場日常監管和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圍繞重點群眾和重點行業,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就業促就業行動。組織職業指導進校園、進社區等,指導青年群體、就業困難人員等合理設定就業預期。常態化開展四進一促穩就業活動,組織實施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舉辦2N特色招聘會。面向重點群體、用人單位、園區、高校等分類宣傳就業政策及服務信息。

      三、支持政策

      (一)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獎補。對認定的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按照不低于6000/年的標準給予獎補,主要用于社區就業創業服務、政策宣傳及三公里就業圈宣傳推廣等。

      (二)三公里就業圈就業補貼。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對運營機構組織重點群體穩定就業、靈活就業的,根據就業人數,按規定給予運營機構300—500//人的穩定就業服務補助、100//人靈活就業服務補助。對運營機構、就業幫扶車間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根據就業人數,給予運營機構、就業幫扶車間400//人的就業援助服務補助。

      (三)公共招聘服務平臺補貼。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運營機構改造、維護、運營公益性公共招聘服務平臺,完善注冊企業與注冊求職者精準對接的功能,根據實現穩定就業的人數,對運營機構進行業績考核并給予補貼。


      就業促進行動重點任務分工

      序號

      重點任務

      責任單位

      1

      推進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建設,力爭87個城市社區達到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標準。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財政局及各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

      引導高校畢業生留皖就業,高校畢業生留皖就業率達71%以上。

      市教育體育局牽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3

      開展求職能力實訓試點,實施青年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募集青年就業見習崗位不少于3905個。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國資委)、市工商聯及各縣區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

      開發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開發公益性崗位不少于2200個。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及各縣區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

      強化企業招工用工服務,開展兩保五對接”“三級三方服務千企行動,舉辦招聘會不少于370場次。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及各縣區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

      提高技能人才供給,開展補貼性培訓不少于419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12000人。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熱點新聞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亚洲午夜在线x88v|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宗合|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