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新徽菜·名徽廚”行動2023年實施方案
一、年度目標
2023年,開發特色徽菜品種專項標準不少于4項;開展徽菜師傅技能培訓不少于1200人次,其中新增徽菜師傅不少于1000人,推動構建技能培訓有平臺、餐飲街區有人氣、名廚名店有特色的餐飲產業格局。
二、推進舉措
(一)完善優化培訓項目。開發徽菜師傅培訓項目的專項技能標準,規范培訓流程和考核標準,進一步提升徽菜師傅培訓質量。綜合考量宿州本地地域特色、飲食習俗、產業業態等因素,堅持強化技能提升、促進就業創業的總體導向,繼續挖掘申報一批我市具有地域代表性、受消費者歡迎、就業渠道寬、適宜自主創業的名特小吃項目。
(二)動態管理承訓機構。結合去年培訓總體情況、學員滿意度,對原有的承訓機構進行評估;同時繼續認定有條件的職業培訓學校、酒店、餐飲行業協會、烹飪類技能大師工作室等作為徽菜師傅培訓機構,動態更新承訓單位并及時認定發布,不斷提升培訓承載能力和培訓質量。更新后的承訓機構及所承擔培訓項目于6月底前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備案。
(三)不斷擴大隊伍規模。鼓勵徽菜師傅申報參加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等烹飪類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按規定兌現技能提升補貼。組織烹飪類職業技能競賽。持續推進“‘新徽菜·名徽廚’進基層”活動。
(四)開展就業創業服務。常態化開展“2+N”就業人才招聘活動,強化徽菜師傅創業企業用工服務。加大對徽菜師傅創業企業扶持力度,加強“一條龍”孵化培育服務。依據省級徽菜師傅創業街區等級評定標準及獎補辦法,鼓勵各地新建、改(擴)建或共建一批特色突出、設施齊全的徽菜師傅創業街區。
(五)打造宿州餐飲文化品牌。宣傳推介我市“名菜、名廚、名店、名街”。培育徽菜龍頭企業,鼓勵徽菜美食企業開設連鎖店、加盟店。支持我市名廚參評省級“徽菜名廚”。推介本地特色美食旅游線路和省級特色美食村,挖掘推廣鄉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學技、回鄉創業,鼓勵徽菜師傅外出就業、技能興業。
三、支持政策
(一)落實培訓補貼。就業重點群體參加徽菜師傅培訓并合格的,課時要求和補貼標準按照皖人社秘〔2022〕189號文件執行;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培訓并合格的,課時要求和補貼標準按照皖人社秘〔2022〕81號文件執行;符合條件的發放生活補助。根據餐飲企業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合格人數,給予企業800元/人培訓補貼;開展在職徽菜師傅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照不同職業技能等級給予最高5000元/人培訓補貼。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支持企業、技工院校、行業協會等開發或參與開發特色徽菜專項職業能力考核標準。對初次參加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及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按規定給予實施評價的承訓單位或委托的評價機構技能等級評價定額補貼。
(二)強化創業幫扶。經認定的徽菜龍頭美食企業開設連鎖店、加盟店,按規定給予創業就業補貼。對管理規范、服務良好、場租優惠多、帶動就業明顯的徽菜創業街區,給予3年孵化基地補貼。為重點就業群體創辦徽菜創業項目,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對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免除反擔保要求。對于回鄉開辦農家樂、小餐館的農民工,按規定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
“新徽菜·名徽廚”行動重點任務分工
序號 |
重點任務 及具體要求 |
任務分解 |
責任 分工 |
||||||||||
埇橋區 |
碭山縣 |
蕭縣 |
靈璧縣 |
泗縣 |
|||||||||
1 |
徽菜師傅技能培訓、技能標準體系擬定申報、技能等級評價和就業創業服務 |
開發徽菜專項職業能力標準4項。 |
1 |
|
1 |
1 |
1 |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各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 負責 |
|||||
開展徽菜師傅技能培訓1200人次。 |
240 |
240 |
240 |
240 |
240 |
||||||||
新增徽菜師傅不少于1000人。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
重點群體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個人不少于10人。 |
2 |
2 |
2 |
2 |
2 |
||||||||
2 |
持續開展省級特色美食、省級特色美食街區、省級特色美食線路、省級特色美食村宣傳推廣 |
力爭打造2處省級特色美食村,推薦創評3處市級特色美食村 |
市文化旅游局牽頭,各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 負責 |
||||||||||
3 |
推動徽菜企業連鎖經營 |
新增連鎖 企業 |
2 |
0 |
0 |
2 |
2 |
市商務局牽頭,各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
|||||
新增餐飲連鎖店 |
4 |
3 |
3 |
2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