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 〈創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對標提升舉措(2025版)〉的通知》政策解讀
一、有關背景及起草過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創優營商環境工作,2019年以來我省每年推出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截至2024年更新實施至6.0版,累計推出對標提升舉措800多項,助力我省更多指標效度接近或達到全國標桿水平。為持續推動我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省政府辦公廳(省營商環境辦)自2024年底啟動研究制訂2025版對標提升舉措工作。過程中,在梳理總結已實施的對標提升舉措基礎上,認真研究吸納中央及省最新重要精神和文件政策要求,包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民營企業座談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等,聚焦創優營商環境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加強統籌組織和協同推進,組織省有關單位牽頭研究提出提升措施,征集梳理各市、省有關單位及行業商協會、企業意見建議,借鑒吸收外省市新出臺的政策舉措,制定了《創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2025版)》,經省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主要內容
《創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2025版)》分為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及加強改革創新提升政務服務效能4個方面,共48項,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推動營商環境全方位優化。其中,推進市場化營商環境建設側重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主要包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平等獲取要素等內容;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側重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要求,主要包括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涉企立法司法、執法監管、誠信建設、企業合規及糾紛調解等;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側重落實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主要包括制度型開放、推進“走出去”“請進來”便利化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加強改革創新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側重落實深化改革創新、提升行政效能要求,主要包括優化各類政務服務、強化賦能增值、提升辦事效率等。
三、主要特點
一是延續性與創新性相結合。在總結梳理過去6版對標提升舉措實施情況基礎上,鞏固實施行之有效的舉措,優化改進需要調整的措施,同時針對新問題推出創新性舉措,推動提升舉措持續迭代升級。比如,提升舉措提出2025年城網、農網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分別不超過1.05小時、2.63小時,較2024年分別大幅壓縮47.5%、57.1%;全面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在更大范圍實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將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作為今年重點任務,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合理統籌省市縣三級行政檢查計劃,探索打造統一高效的數字化行政檢查執法平臺等。
二是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痛點、難點問題為靶點,針對性推出更高效率、更優質量的服務解決企業難題。比如,在融資支持方面,通過提供“中標貸”“政采貸”專項金融服務、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在人才服務方面,推進跨區域職稱異地確認和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滿足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企業信用修復上,強化司法機關、行業主管部門、信用服務機構等協同修復和結果共享互認,實現“一次申請,全面修復”。
三是個案處理與建章立制相結合。聚焦企業反映較多的公共政策兌現、拖欠企業賬款等突出問題,持續開展改革攻堅和專項整治,同時著力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制度體系。比如,統籌涉營商環境法規、規章“立改廢”,加強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重點、新興領域立法;完善并落實行政執法免處罰、免強制及減輕處罰事項清單、行政執法“觀察期”等制度,持續深化包容審慎監管,通過點面結合持續鞏固優化我省營商環境。
四是傳統手段與數字賦能相結合。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快政務服務和監管執法的數字化轉型,推動政務服務整體性提質升級。比如,提出探索招投標領域數字智能技術應用,實行AI“類人”評審、投標文件多模態雷達監測、生成式招標文件合規檢測;運用現代技術深入推行非現場監管,拓展遠程監管應用場景,實現“遠程管”“易分類”“早干預”;加強區域性、行業性、周期性問題智能分析研判,賦能企業訴求未提先辦、主動治理。
五是優化軟生態與打造硬支撐相結合。聚焦增強營商環境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探索產業營商環境一體優化,打造產業發展“加速器”。比如,提出圍繞省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因業施策”探索優化產業營商環境,鼓勵有條件的國家級開發區研究制訂園區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導則,探索推進要素保障、場景應用、監管服務等集成創新;推動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等設立并購重組子基金,參與企業并購重組;落實“一企一策”全險種服務,推進通過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提供長期融資支持創新模式,強化對小微企業出口信用保險統保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