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扎根宿州的N個理由
云計算是信息化發展的重大變革和必然趨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在人們的印象中,宿州是傳統農業大市,工業化水平不高,城市規模不大,為什么能吸引包括華為、阿里巴巴在內的這么多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形成一個令全國矚目的云計算產業集群?
適宜的地理區位
宿州位于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是北京至上海的高鐵中間站點、是歐亞大陸橋東部的橋頭堡、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地帶,從時間上看實現1小時到合肥、南京,2小時到上海,3小時到北京,區位交通優勢非常突出。這就為很多企業家到宿州投資創造了便利條件,特別是高端人才來去方便。
宿州是煤電基地,電力充足、電價占優,而云計算產業對電力的需求要求很高,能夠較好滿足電力需求。
宿州自然條件好,沒有什么自然災害,既有中小城市的舒適度,也具備了大城市的功能性,還有田園小鎮的原生態。宿州沒有過度開發,很少各類污染,生態環境好,宜商宜業宜居,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正在開展,是標準的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地方。
明確的發展方向
宿州市政府按照“規劃引領、政府推動、園區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摸索出“率先發展基礎云、注重建設平臺云、全面開發應用云”的“宿州模式”,打造云計算全產業鏈。
首先,從基礎云(IAAS)做起,2012年起,與世紀互聯合作建設規模10萬平方米數據中心機房,現已建成兩棟4萬平方米機房,目前已全部投運,三棟6萬平方米機房正在建設,預計2018年之前可交付使用,將率先把醫療云、交通云、金融云全部遷到宿州云端。其次,搭建平臺云(PAAS),現已引入華為云服務、金山云服務、榮耀手機云、小米手機云及科大訊飛云服務等落戶。此外,引鳳入巢,吸引應用云(SAAS)企業落戶,宿想、炫我、上科院、中國網庫、新亞電子等數百家應用型企業相繼落戶。
完善的配套服務
宿州云計算產業園區擁有五星級酒店、客運中心、全媒體數字創意產業園,還有創客空間、人才公寓、科技服務中心科創食堂等配套資源,大廳放置了洽談桌,咖啡點心免費取,處處洋溢著時尚陽光氣息。云計算產業園區致力于打造精致的品位,提供免費無線網絡全覆蓋,按照園區校園化的工作理念,打造32萬平方米職工社區綜合體,構建園區10分鐘生活圈,打造員工吃住等一體化平臺,力求為入駐企業提供獨特品位、全面的各類服務。累計投資數十億元,實施了企業職工住宿,標準化廠房建設等三個集中建設,針對云計算產業特點,重點建設了科創中心標準化廠房,高投標準化廠房,科技服務中心等孵化大樓,實現企業入駐即辦公、入駐即生產。
給力的產業政策
宿州市政府每年安排2億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云計算企業承接各地信息化項目,聯合各類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成立宿州云計算產業研究院,給予企業寬帶稅費50%的補貼,給予企業員工100%個人所得稅的獎勵,給予自用數據中心或企業每度0.2元的電力補助,給予首年100%、2年至5年50%的房租補貼,給予1年至2年5%、3年至5年2.5%的營業收入補貼。出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青年創業、博士創業等一系列政策,對高校學生實習就業,科技人員創業創新,碩博士創業創新,以及眾創空間建設等方面給予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比如對在校學生實行每天給予10元的生活補助,對創業項目除享受扶持資金場地、水、電基本網絡使用補助外,還給予50%左右的貸款貼息支持。一系列重組的政策要素保障,只為引導優質創業資本向技術和人才快速向宿州集聚,獲得優質企業的青睞,共謀云計算產業的發展。
到位的政務環境
宿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規格的產業推進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解決云計算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探索了審批制度改革,166項市直部門審批權力全部下放園區,實行保姆式服務、管家式服務,深入解決各類問題,成立云計算產業聯盟、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協會,聯合舉辦區域性或全國性專業論壇賽事,幫助企業整體走出去。市政府將宿州職業學院劃給高新區管轄,助力高新區院校人才供需平臺,保障企業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