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 003187229/202505-00019 信息分類: 重大決策、重要政策及重點工作執行情況
發布機構: 宿州市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5-13 發布日期: 2025-05-13 14:58
文  號: 性: 有效
生效時間: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202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部分重點目標任務第一季度完成情況
政策咨詢機關: 暫無 政策咨詢電話: 暫無

202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部分重點目標任務第一季度完成情況

來源:宿州市政府 瀏覽量: 發表時間:2025-05-13 14:58 編輯:信息公開

序號

重點工作任務

完  成  情  況

牽頭責任單位

1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626.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

市發展改革委

2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左右。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5.1億元。

市財政局(國資委)

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

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1億元,同比增長6.1%。

市商務局

4

城鎮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步。

一季度,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1元,增長4.3%。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5

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季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95元,增長6.5%。

市農業農村局

6

持續開展工業穩增長五大行動,動態跟蹤、靶向培育規上工業企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30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一季度,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0,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7

豐富算力應用場景,智算規模沖刺5000P。

一季度,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100P。

數據資源局

8

延伸發展生物化學制藥、醫療器械、中藥材制劑產業,推動碭山縣邁瑞醫療、宿州經開區深巖醫藥等項目有序達產。

1一季度,錄入“雙招雙引”平臺項目共計40個、金額82.95億元。其中15億元項目17個,510億元項目3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

2一季度,碭山邁瑞產業園于增加IVD組建線1條、縱切線2條,增加縱切設備26臺,增加人員33人。其中專業崗2人,操作崗31人;完成公司配套設施員工宿舍,“邁瑞花園”一期啟用。目前2#廠房正常投產,二期工程能源站、體育館、食堂和15層辦公樓外立面幕墻建設完畢,部分室內功能區已交付使用。

3宿州市經開區深巖醫藥項目于4月初完成消防和土建驗收,目前正在安裝和調試設備,計劃5月中下旬試生產。

衛生健康委

9

提升建材、家居產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水平,建成運營埇橋區瀚之源重組木、居興家居等項目。

建成運營埇橋區瀚之源重組木、居興家居等項目。

住房城鄉建設局

10

規范招商引資行為,強化專家論證、律師把關、盡職調查、集體研究,提高招商引資質量。構建市場+資源+應用場景等招引新模式,用好市場化招商等招引新機制,開展百企千堡壘特色產業集群招商攻堅行動,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建項目,力爭利用省外資金突破千億元。

1出臺《關于促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措施》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完善專項產業扶持政策。市級層面聘用招商顧問12名,顧問單位17家。不斷加強各縣區園區招商顧問和顧問單位指導力度。

2持續推進“百企千堡壘”產業集群招商攻堅行動。緊盯本地重點產業鏈頭部企業,圍繞其上下游鏈上關鍵企業,動態完善重大在談招商項目儲備庫。一季度全市簽約項目145個、擬投資586.6億元,其中開工項目51個、投資額70.8億元;5億元以上項目線索摸排71個、擬投資1081.7億元;

投資促進中心

11

搶抓國家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機遇,擴大設備更新項目支持范圍,提升汽車、家電、家居、手機等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力。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接續開展徽動消費 樂享宿州等主題促消費活動,加快引育大型商貿龍頭企業、平臺型企業。聚焦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文化娛樂等領域,豐富生活性服務業應用場景,提檔升級夜經濟等新業態。加速構建縣域商業體系。

截至3月底,全市共上線家電、家裝、數碼產品商戶675家(781家門店)、電動自行車商戶23家(221家門店)。商務領域家電、家裝廚衛、電動自行車、汽車置換、汽車報廢、電動自行車交易筆數10.9萬筆,已發放補貼資金11593萬元,帶動消費8.4億元。積極爭取省級補助。2025年,省級下達我市消費券獎補資金870萬元,用于鼓勵開展發放消費券活動。財政部門持續發力。市本級財政在收支矛盾凸顯的情況下,預安排2000萬元,用于我市消費券發放。自1月啟動“徽動消費 樂享宿州”2025年新春促消費活動以來,全市已發放消費券1050萬元,帶動消費約2.5億元。

市發展改革委

市商務局

12

圍繞一帶一廊三圈,建設泗縣蟠龍山景區、蕭縣水墨圣泉古鎮、碭山縣酥梨文化旅游基地、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等項目。探索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推動商文旅體康跨界融合發展。

1泗縣蟠龍山景區擬進行樂園擴建;蕭縣水墨圣泉古鎮書畫文化市場規劃方案及初步落位工作已完成,部分商戶完成意向落位;碭山縣酥梨文化旅游基地項目梨樹王景區已完成升級改造,景區西大門建成,梨博物館主體工程完成。

2配合市城投集團向省廳申請對宿州市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項目(一期)涉及的地塊進行考古勘探申請。

3下發2025年度宿州市旅游資源普查通知文件、普查工作手冊,組織專題培訓2次。

文化和旅游

13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機制,加大對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普惠小微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作用,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壯大耐心資本。深化政銀企對接,聯動落實信貸、保險、財政政策,提升融資增信服務能力。

1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信貸投放,一季度,全市各項貸款余額3963.39億元,比年初增加232.56億元,同比多增15億元。信貸結構持續優化,科技、綠色、制造業、普惠小微貸款增速均明顯高于貸款整體增速。

2金融服務提質降本。用好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一季度,全市累計為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20.36億元,同比增長36.28%。提高擔保服務質效,一季度,全市新增擔保貸款34.77億元,累計為企業減省融資成本588.5萬元。

3.積極與徽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推廣科技貸、人才貸等信貸產品,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2025年一季度,市科技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宿州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宿州監管分局組織召開科創金融 共助企業發展科技金融創新發展座談會;聯合浦發銀行召開融通科技,伙伴銀行科技金融專場銀企對接會,助力科技型企業融資。

市財政局(國資委)

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

14

加快林平循環、皖創環保、儒特智能等后備企業上市步伐,推動更多企業加速邁進多層次資本市場。

通過調研摸排、現場指導、政策宣傳、強化培訓等方式,強力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目前,實現創業板上市企業1家,輔導備案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家,省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企業602家,直接融資17.59億元。

市財政局(國資委)

15

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健全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等制度,探索科研經費包干制。梯度培育科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50家。深化與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等高校院所對接合作,用好中科大科技商學院、科大硅谷等產學研平臺,有效運營北京、杭州科創飛地。用活高校資源,與中科大、西北工大、廈門大學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用好江淮英才港”“科大硅谷等產學研平臺。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583家。開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調研工作,深入縣區園區座談交流。印發《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有序推進2025年高企申報工作。積極對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宿州糧油作物試驗基地共建協議》已通過市政府專題會審議,正積極推進簽約事宜。與合肥工業大學對接合作,起草《共建工大智谷宿州分中心協議》。與浙江大學對接合作,起草《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宿州分中心共建協議》。

市科技局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6

加快設立宿州市天使基金。

積極對接省新研母基金、市產投集團和風投創投機構,加快設立宿州市天使基金。

科技局

17

深入開展雙創匯”“招才引智高校行”“人才宿州行等系列活動,力爭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突破45個,新增省級創新創業平臺10家。

籌備安徽“雙創匯”·安徽大學走進宿州暨宿州市科技成果對接會,初步形成活動方案。深入調研對接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摸排建設需求5個。積極開展省級企業研發中心認定工作。會同市產投集團,組織開展市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發展情況調查,通過實地查看、集中座談等方式了解企業運營狀況,協助解決困難問題。

市委人才工作局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市科技局

18

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高效率運用。

一季度,全市已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30筆,其中專利權質押21筆;商標權質押9筆。開展315期間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活動;制發2025年全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要點;部署開展宿州市2025年春茶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制發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工作計劃和任務清單;組織召開代理機構行政約談會;開展地理標志用標企業分類分級信用監管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

19

接續開展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持續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至3月底全市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體任務已完成82%。持續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擬定《專職外部董事選聘任用操作規程》和市屬企業外部董事配備草案、選聘方案等,進一步規范專職外部董事入庫和選拔任用程序。優化提升國資監管職能,持續推進深化國有企業監事會改革,建立健全市屬企業內部主責主業管理制度,并對所屬各級子企業實施全面有效的主責主業管理,督促各市屬企業制訂主責主業目錄。持續開展市屬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全力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市財政局(國資委)

20

系統實施招標投標、政府采購領域改革。

制定《關于實施重點項目標前會商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宿州市公共資源交易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務規則的通知》,落實重點項目服務保障機制,助力項目加快落地。

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

市財政局(國資委)

21

推進醫保反欺詐大數據應用國家級試點建設。

整理下發國家推送限療程用藥數據,跟進反欺詐工作進展并報送每日工作報告。

市醫保局

22

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完善宿事速辦綜合公共服務平臺,落實企業訴求掛號制,推深做實局長走流程,充分發揮企業家沙龍、企業家接待日等活動作用。不斷擴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覆蓋面,長效推進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

1.積極指導業務辦理人員認領編制一件事子事項,全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系統事項對接,推進地市政務事項與省中樞系統遷移對接,保持事項信息同步,實現重點“一件事”高效辦理。目前,已實現企業注銷、企業職工退休、水電氣聯合報裝、企業破產信息核查等29項“一件事”。

2.持續推進市縣兩級惠企政策規范化拆解錄入、發布,完成惠企資金全兌付流程工作。目前,錄入發布惠企政策112項,顆?;萜笫马?/font>296項,累計兌付資金2301次、共計2.98億元,惠及企業1520家。

3.一季度,“宿事速辦”12345熱線平臺累計受理訴求23.7萬件,同比增長0.72%,環比降低4.1%,轉交辦理9.5萬件,按期反饋率99.18%,回訪滿意度99.25%。開展專題培訓,便捷化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業務工作。依托服務外包,進一步優化平臺隊伍結構,本科率達到50%。建立完善常態化調度機制,考核指標平臺周調度,重點部門月調度,省級件等月調度,以機制化手段推動工作抓在日常。扎實推進督辦、會商、通報等制度體系,推動辦理工作提質增效,一季度累計督辦訴求1101件,其中現場督辦142件,下發督辦單2件,提請市領導簽批難點工單14件;組織開展專題會商3次,制發通報16期。

數據資源局

23

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細化政策靶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提振民間資本投資信心。抓好金融增量政策落實,提升支持實體經濟效果。

2市政府出臺《關于貫徹落實〈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舉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真金白銀激發市場經營主體活力。在《實施方案》附件中拿出具象化、實質性的35項惠企政策,明確每項政策舉措的支持內容、條件明細和獎補金額,由市直主管部門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方式,及時兌現實施,形成市場經營主體可感可及的政策合力。

發展改革委

市司法局

24

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環境。

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健全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制度規則,充分激發民營主體活力。

發展改革委

市商務局

25

加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指導碭山縣在梨花節期間做好漕脈相承——宿州大運河文明印跡展廳布置,協調省考古所做好借用布展文物工作。向省文化和旅游廳申報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用于舉辦非遺展,目前資金已下達。

文化和旅游局

26

聚焦綜合交通樞紐補網強聯,持續推進跨區域交通體系建設,建成宿固高速、徐淮阜高速、合新高鐵泗縣段,開工建設宿遂高速一期工程,加快建設徐碭商高速等項目,做好宿徐高速、連霍高速蕭縣段改擴建等項目開工準備工作,建成運營澮河蘄東港口一期工程,持續推進新汴河省際斷頭航道復航。

1.高速公路建設全面提速。同步推進6條高速公路建設,徐淮阜高速主體工程已完工;宿固高速路基、橋涵工程基本完成,水穩基層和瀝青面層工程進度達70%;徐碭商高速土地組卷通過省級審查,遷改工作扎實推進;宿遂高速一期初步設計文件已編制完成,二期設計招標文件通過省廳審查;宿徐高速工可報告、土地預審已報至相關上級主管部門。

2國省干線建設持續推進。2025年計劃實施干線公路新改建項目15個,總投資234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7.1億元。1—3月份,累計完成投資10.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2%,S223靈楊路、S223靈雙路等多個新建項目穩步推進。

3港航場站建設有條不紊。澮河蘄東港區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已完成總工程量80%,計劃今年上半年建成。碭山公交總站主體工程已完工,蕭縣火車站綜合樞紐站正在進行房建工程施工。市公路交通應急儲備中心項目立項、工可已完成,計劃202510月開工建設。

交通運輸局

27

積極引入滬蘇浙優質醫療、教育資源。

1與滬蘇浙知名醫療機構開展醫聯體等合作項目26個。一季度,滬蘇浙知名醫療專家來宿143人次,由專家收治住院患者42人次,開展各類講座22場,選派本地醫務人員22人次前往高水平醫院進修學習。

2.宿州市“國培計劃(2024)農村地區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第二年度項目在杭州啟動,四縣一區的50名中小學語文卓越教師參會。靈璧、埇橋、碭山、泗縣等縣區邀請徐州、南京、杭州等地10名教育專家,到校開展教育教學培訓。埇橋區組織2批次62名骨干教師到杭州市參加見學研修培訓。

市衛生健康委

市教育體育局

28

接續推進引江濟淮二期工程建設。

引江濟淮二期宿州境內5個標段已全部開工建設,截至3月底完成投資2.2億元。

市水利局

29

完善城市大腦生態體系,推進6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全市一體化數據基礎平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等載體作用,促進埇橋區省級智慧社區聯系點建設。

1依托一體化平臺,開展技術組件上架工作,完成運維監控服務、數據加解密、電子文件安全驗證、數據可視化應用搭建4API組件及宿州市政務服務、宿州市—機動車基本信息查詢、宿州市-市轄區內機動車注銷登記3個政務服務類組件上架、發布工作,并完善產品文檔、安全報告等工作。

2依托一體化平臺,做好中考專題服務專區、智慧政務API管理系統等5個系統完成日志審計、數據庫審計、網頁防篡改服務、Web應用防火墻等13個安全資源的申請、審批工作。

3開展存量項目錄入與系統關聯情況,完成4個存量項目錄入工作;協助華為云平臺開展云資源關聯系統工作,共計完成約660臺云主機管關聯系統。開展運維數據9類指標數據上報巡檢工作,保障9類數據上報通道正常。

4完成地市存量容器資源上報及新申請容器資源上報功能;完成地址存量組件變更下架刪除功能驗證,并按照要求開展宿州市-受理接口、宿州市-辦結接口下架操作。

5.完成一體化平臺密碼服務平臺安全性測試;協助風評機構完成一體化平臺完成風險評估認定。

市城管局

數據資源

30

開工建設新汴河·微度假旅游綜合體等項目,加快推進大運河·1956文創園等項目,促進市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項目全線投運。因地制宜推進歷史建筑、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1新汴河·微度假旅游綜合體項目于1月開工,水電、道路等基礎建設施工中,第一批設備已進場陸續安裝;大運河·1956文創園項目咖啡館已裝修完畢并試營業,書畫非遺館已完成裝修并正在協調展品,音樂酒吧正在裝修中。完成三普文物點復核工作,繼續做好四普內業及新發現文物點工作。

2持續促進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利用省住建廳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及文物古建筑白蟻防治專項資金開展保護修繕褚蘭中學老教室工作,修繕工藝嚴格按照歷史建筑保護要求,修舊如舊,確保歷史建筑的原有風貌。

3廣泛開展城鄉歷史文化宣傳工作。發送保護城鄉歷史文化宣傳短信5萬余條,號召人民群眾自覺參與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印制宿州市城鄉歷史文化保護主題抽紙等宣傳制品,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影響力,提升我市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水平。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31

推進12個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打造30個和美鄉村省級中心村。

2025年度安徽省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出爐,我市6個村(社區)上榜【碭山縣關帝廟鎮黃屯村、蕭縣官橋鎮高莊村、靈璧縣馮廟鎮黃家村、漁溝鎮鄭樓村、泗縣泗城鎮彭鋪社區、埇橋區夾溝鎮五柳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7個村(社區)入選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

市農業農村局

32

聚焦五清一改,實施千村清千塘行動,改造4.2萬戶農村衛生廁所。

開展千村清千塘暨常態化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持續推進以“五清一改”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以和美鄉村省級中心村和精品示范村建設為抓手,推動溝塘治理。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全部交由專業保潔公司實行市場化運行,基本做到日產日清。農村生活垃圾送至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

市農業農村局

33

續建碭山縣、蕭縣、埇橋區、泗縣等4處地表水廠,完成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建設。

持續加強工作調度,實行月通報調度機制,截至3月底,建設輸水管道0.6公里、配水管道132.32公里,完成投資3.9億元,占年度投資任務40.03%。

水利

34

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五控措施,綜合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加強揚塵、餐飲油煙、煙花爆竹等管控,嚴格散亂污企業整治,持續提升空氣質量優良率。

2025年我市先后分別啟動1次重污染天氣黃色和橙色預警,兩次減排量均符合重污染預警減排要求。一季度,我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60.3微克/立方米,皖北六市排名第三,全省排名第十三,較去年同期降低9.2%,改善率皖北六市排名第三,全省排名第五??諝鈨灹继鞌当嚷蕿?/font>66.7%,皖北六市排名第,全省排名第十三。

市生態環境局

35

系統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促進國考斷面穩定達標。鞏固提升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區域循環再生水利用試點成果,強化鎮村污水處理廠站運維管護,全面消除較大面積城鄉黑臭水體。

20253月,全市地表水水質狀況總體水質為良好,其中35個斷面水質達到2025年水質目標考核要求;1個斷面(蕭縣許崗子閘斷面)水質為類,不能滿足水質目標考核要求。36個地表水考核斷面中:類占33.3%12個),類占55.6%20個),類占8.3%3個),類占2.8%1個),無類和劣類。

市生態環境局

36

強化河湖長制,積極創建幸福河湖。加速建設包澮河治理、奎濉河綜合治理、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區等工程,推動病險涵閘除險加固。

1印發《宿州市健全縣域河湖管護體系工作方案》,督導各縣區健全基層河湖管護體系,下發2025年省級、市級幸福河湖建設任務8個,明確建設時間、建設目標。積極謀劃2025年流域級幸福河湖建設工作。深入推進埇橋區河湖長制“能效”提級縣建設,督導埇橋區完成各項建設任務招標工作。

2開展一季度涉河在建項目檢查,配合省廳做好上半年在建項目抽查,一季度全市共審批涉河建設項目8個。制發一季度河湖長制交辦單,交辦問題7個。推進阻水片林清理整治工作,整治突出問題3個,自查問題2個。與淮北市開展蕭濉新河跨界河湖長制聯合巡查活動,共商解決巡查發現的問題。

3印發《宿州市重點水利項目前期工作攻堅年行動方案》,明確2025年重點推進前期工作的26個項目及“十五五”26個儲備項目,截至3月底,新汴河灌區現代化改造、新汴河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pmc招標,正在開展可研編制工作;新汴河北區排澇、奎濉河灌區、碭山縣廢黃河引調水、楊莊閘、虞姬閘已完成招標文件初稿編制,洪山河、方河、拖尾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已完成修訂稿,待報省廳審查,其他河流正加快修訂。

市水利局

37

不斷深化林長制改革,鞏固和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一季度,各級林長積極履職盡責,市級總林長簽發2025年第1號總林長令,全面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全市各級林長巡林13849人次,巡林總里程25610.73公里。及時調整更新市級林長名單及“三聯系”責任區域,確保責任鏈條無縫銜接。各縣區縣級林長帶頭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掀起植樹造林熱潮,碭山縣、蕭縣印發總林長令,部署年度森林防火工作;碭山縣、埇橋區、泗縣印發提示單推進年度綠化造林工作;碭山縣縣級林長組織召開越冬候鳥野生動物保護和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專題會議,推進資源保護工作。

市林業局

38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開展循環發展引領行動,大力推行綠色制造。嚴控新增兩高項目,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實施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行動,持續鞏固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支持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產業,推進建筑光伏一體化發展。

1嚴格審批新增“兩高”項目,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2024年以來,累計下達節能降碳資金2385萬元,主要支持工業節能、公共機構和建筑節能、交通運輸和農業節能、節能服務業等方面的節能示范項目,推動全社會節能增效。

2在項目立項、地塊出讓、設計圖審等環節,嚴格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明確綠色建筑建造等級和節能減排技術指標。一季度共回復6宗地塊征求意見函,其中要求按裝配式建筑和二星級綠色建筑進行設計建造的2宗;一季度綠色建筑開工面積26.56萬㎡,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積比例100%;裝配式建筑開工面積41.41萬㎡,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48.74%。

發展改革委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39

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用好穩崗返還、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等政策,多渠道促進就業。大力開展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加大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力度,城鎮新增就業超2.5萬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12025年以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穩就業”“保就業”“促創業”工作目標,持續優化公共就業服務、強化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多措并舉搶開局、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創業工作全面鋪開。截至3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117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32.47%,超序時進度7.47個百分點;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1754戶,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等創業者創業1555人,就業創業工作扎實穩步推進。

2印發《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政策匯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政策匯編》。市人社局官網“新業態勞動權益保障”專欄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工作的通知》《關于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速裁工作機制的通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工作相關政策文件,充分發揮調解仲裁在快速妥善處理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方面的優勢作用,切實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勞動權益。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40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23所,新增學位5150個。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持續推進中職雙優計劃、高職雙高計劃,加快培育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縣域產教融合體。

1新建、改擴建中小學項目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正協調申請配套資金,準備招標施工工作。

2開展新增專業申報與審核工作,加強專業建設,為爭創優質專業打下基礎。

教育體育

41

新增老年學校學習人數6.8萬人。

制定民生實事2025年老有所學行動推進措施,細化縣區任務分工。

教育體育

42

推進發展銀發經濟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三年行動,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9家,建設農村幸福院82家。

1開展宿州市全市養老服務領域摸底調研,深入摸清本市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綜合體)建設運營情況,以及全市養老機構和村(社區)中老年人基本情況,赴徐州、蚌埠學習考察養老服務工作。確定2024年適老化改造10%抽查評估和市級養老機構老年人能力評估實施機構。

2結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農村幸福院、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等社區為老服務開展情況,建成14個具有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的老年友好型社區,發放“以獎代補”資金28萬元。

市民政局

43

落實促進生育政策。

1落實優化生育政策。各縣區均已出臺育兒補貼實施方案;協助房管中心完成第三批共118戶多孩家庭認定。一季度,共1.7萬人采集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全市出生人口5866人,一孩占比48.1%、二孩占比38.0%、三孩占比12.2%。

2完善托育服務建設。完成“國家統計托育網絡直報系統”上報;配合政協開展“完善托育服務供給 提升優育保障服務水平”主題調研;碭山縣試點實行“育兒補貼線上申請”;印發《關于落實2025年暖民心行動(安心托幼托育服務)工作任務的通知》,明確各縣區目標任務;協調商務局、財政局積極推進托育消費券發放工作;加強托育機構規范管理和安全管理。

3實施獎特扶制度。完成2025年計劃生育家庭扶助制度對象資格確認和數據申報工作;開展春節計生特殊家庭慰問。

市衛生健康委

44

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

各縣區均已啟動送戲進萬村工作。埇橋區已啟動2025年度瀕臨失傳劇種(宿州市淮北花鼓戲)公益性演出。于121日在泗縣大路口鎮和平村成功舉辦全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惠民人次達到10萬余人。在靈璧虞姬文化園、靈璧鐘馗文化園舉辦“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市級示范演出活動。

委宣傳部

市文化和旅游局

45

倒計時籌備省十六運,加快建成市奧體中心等項目,確保年內運行、符合賽事要求。

謀劃制定全年運動員選拔、運動員訓練、運動員管理、教練員管理工作細分任務。有序開展日常訓練,積極借鑒先進教學理念,結合本地運動員實際情況擇機外訓交流,探索更高效的訓練模式。一季度新注冊運動員1000余人,各項目隊累計在訓運動員3268人。

市教育體育局

市人才集團

46

扎實推進愛國衛生運動,高質高效建設省級區域(??疲┽t療中心、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腫瘤醫院等項目,推進市第四人民醫院建成運營,促進國家級安寧療護試點、省級緊密型醫聯體示范建設。

1一季度,省兒童區域??漆t療中心門急診37678人次,出院患者3800人次,出院手術217臺次,出院患兒三四類166次;省區域??漆t療中心(心血管??品较颍┌鲠t專家門診447人次,查房20次,指導開展疑難手術臺次5例,心腦血管介入145例。

2城市醫療集團省級示范:持續推動資源下沉,選派24名臨床??乒歉芍脸蓡T單位開展下沉幫扶,開展診療服務1727人次,培訓講座37場,義診14場次。持續推進分級診療,一季度醫療集團上轉診1437人次,下轉診462人次,名醫工作室下沉1518個工作日,診療2594人次。持續前移健康服務,組織泌尿外科專家前往道東社區開展前列腺癌篩查公益活動,確診1例。

3縣域醫共體省級示范:對醫共體牽頭醫院開展2024年度外部考核。梳理基層醫療機構幫扶需求,牽頭醫院部署二季度專家定期下沉工作。設置轉診會診中心,試點2家鄉鎮衛生院,通過遠程視頻轉診會診,推動部門系統集成和患者就醫數據共享,一季度上轉診824人次,下轉診204人次。與北京航空總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南京市中醫院成立3家名醫工作室,帶動提升醫共體醫療服務水平。

4市第四人民醫院主體已竣工,正在進行相關人才招聘、醫療設備采購及后勤部分招標工作。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腫瘤醫院項目正在進行招標前的準備工作。

5試點工作有序開展。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醫療機構在人才服務能力提升、服務體系建設、宣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首批14家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礎上,2025年全市新增了10家醫療機構開展安寧療護工作。

6組織縣區開展新增安寧療護的醫療機構對本單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目前,全市共有35人參加安寧療護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工作。通過市衛健委公眾號、網站等方式,向社會宣傳和普及安寧療護醫護團隊專業水平和協作能力服務案例5篇。

衛生健康委

47

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1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低保、孤兒保障、特困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4類救助保障標準動態調整。2025年以來新納入城鄉低保2914人次,3月份全市累計保障城鄉低保對象約70.35萬人次,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約3.2億元,月保障城鄉特困供養對象約26201人,累計發放特困供養金約6717.39萬元。

2提升兒童福利水平。嚴格按月及時足額發放生活保障補貼,確保特殊困境兒童正常生活。截至3月底,全市共保障困境兒童3895人,其中集中供養196人、社會散居3699人,發放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1365.88萬元。指導縣區對所有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信息,及時準確錄入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系統,動態更新;指導完善各地未保機構、未保站等信息。截至3月底,全市共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4人。

3做好殘疾人福利工作。截至2月底,宿州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救助人數為7.73萬人,累計發放救助資金1456.4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救助人數為9.41萬人,累計發放救助資金1771.0萬元。

市民政局

48

扎實推進全民參保計劃,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省級統籌和低收入人口醫療救助政策,推進集采藥品進藥店省級試點建設,做好DIP國家平臺落地應用。

堅持按日提取統計參保進度,截至323日,全市城鄉居民參保490.27萬人,參保率97.80%。溝通協調集采藥品維護、配送不及時的企業,保障藥品供應,超額完成十五?。ǖ谌趪山永m)及國采第九批集采藥品約定采購量,撥付預付款136.15萬元。形成DIP2.0病種庫初稿。規范開展日間病床、日間手術、按床日付費和中醫藥適宜技術按病種付費等改革試點。

市醫保局

49

推進社保提質擴面,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1.一季度,全市企業在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分別達到36.88萬、16.03萬和343.4萬人。

2.積極宣傳企業年金相關政策,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建立企業年金,做好企業年金方案備案工作。一季度,我市建立企業年金用人單位20余戶,建立企業年金人員100余人。

3結合個人養老金制度全國實施,精準宣傳個人養老金政策,提高政策知曉度。在繳費、投資、領取環節,優化人社全流程經辦服務,提高群眾體驗度。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50

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

12025年以來新納入城鄉低保2914人次,3月份全市累計保障城鄉低保對象約70.35萬人次,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約3.2億元,月保障城鄉特困供養對象約26201人,累計發放特困供養金約6717.39萬元。

2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截至2月底,我市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117人次,其中站內救助106人次,站外臨時救助11人次,累計使用資金約33.67萬元。

市民政局

51

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推動無水小區動態清零。強化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防御應對,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機制,健全應急指揮調度、預案管理體系,補齊基層災害防范應對短板。穩妥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

1以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主線,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全面細化分解53項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緊盯重點場所、關鍵環節風險,排查企業2.4萬家次,整治重大事故隱患298個。一季度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大幅度下降。

2強化火源管控,針對冬春天氣干燥、野外用火增多等特點,加強對重點林區林場防火巡護,嚴防車輛、人員攜帶火源進山入林。強化統一指揮、實時會商、聯合值守,全力防范應對低溫雨雪寒潮和強對流天氣過程。全力做好冬春救助工作,資金于春節前發放到位。

3深入開展高處作業、動火作業和建筑消防等安全專項排查,緊盯重大隱患,實行閉環管理。通過運用數字化手段,對施工現場電氣焊設備、操作人員及作業流程進行全鏈條監管,實現“人、機、證、場”動態關聯,中心城區70臺電焊機進行加芯賦碼。一季度全市建筑施工共排查出安全隱患737項,重大隱患7項,已整改完成。

市應急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地震局

市消防救援局

52

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全面開展“464”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

召開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質量工作會議;制定464”質量提升強鏈強企行動實施方案;報送省局算力產業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典型案例;組織開展泗縣汽車零部件企業質量強鏈企業家沙龍;指導縣區做好質量融資增信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

53

深化機動車等重點檢驗檢測領域綜合治理。

開展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深化機動車等重點檢驗檢測領域綜合治理,拓展五大新興領域檢驗技術項目10項,遴選儲備科研項目9項。規上企業通過“三體系認證”超過85%,深入推進泗縣新能源汽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規上企業認證率超過90%。爭創光伏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3種,對標達標企業30家。

市市場監管局

54

加強預制菜等領域食品安全監管,依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持續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實,推進包保督導及問題整改工作,一季度督導主體43195家。組織召開餐飲連鎖企業門店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視頻指導培訓會,培訓人員300余人。完成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三月份精準幫扶工作。完成特殊食品生產企業網絡銷售情況統計。開展“食品安全—3.15百姓點檢日”宣傳活動,平臺累計收到有效投票超1000條。

市市場監管局

市農業農村局

55

推進醫療機構“規范藥房(庫)”建設,嚴守藥械化質量安全底線。

完善2025年全市藥械妝質量安全監督檢查計劃及市級藥械妝專項監督抽檢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全市藥械妝流通環節飛行檢查。

市市場監管局

56

兜牢基層三保底線,有效防范地方債務風險。探索建立金融風險早糾機制,嚴格防范、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1始終將基層“三?!睌[在財政工作的優先位置,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械膬炏软樞?,落實“三?!鳖A算安排、預算執行、庫款保障“三個優先”。一季度,全市“三?!敝С?/font>58.51億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48.5%,支出進度25.1%,達序時進度,支出保障責任落實較好。

2堅持打早打小,全面排查處置非法金融活動,印發《關于開展全市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清查行動的通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1個月的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清查行動,排查各類重點市場主體2萬余家,發現處置各類涉非線索12條。加快陳案化解,堅決遏制非法集資新發案件。

市財政局(國資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宿州監管分局

57

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進一步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賣舊買新、階段性購房補貼等政策,對商品房建設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城市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有效發揮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打好商品住房項目保交房攻堅戰。

開展城鄉自建房專項整治“回頭看”。自202411月份,省住建廳組織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我市開展了3輪自建房整治現場核實工作,并反饋存在的相關問題。為保證整改質量,我市抽調相關房屋結構專家又開展2輪自建房整治現場核實工作,共抽取253棟存在安全隱患的自建房,發現自建房隱患整治銷號不規范問題117處,現已全部整改完成。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房管中心

58

深入開展治理欠薪專項行動。

一季度,全市處理各類投訴舉報案件77起,其中協調66起,立案11起。拖欠農民工工資及結算糾紛案件共48起,涉及農民工人810人、金額1223.6725萬元,已全部辦結。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100%,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結案率100%。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59

持續擦亮宿紛速調品牌。

1織密組織網絡,構建“三級聯動+專職隊伍”調解體系。聚焦組織建設,夯實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人民調解組織陣地基礎,鼓勵專職調解員、社會鄉賢依法參與化解糾紛,成立“老書記調解室”“老楊工作室”等個人調解工作室。聚焦關鍵領域,加強規范化建設,設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7個,推動圍繞企業生產經營、行業自律自治做好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工作。聚焦隊伍建設,完善專職調解員管理制度等,全面加強人民調解員能力建設,提升專業化水平,筑牢基層治理防線。

2強化源頭治理,完善“常態化排查+風險研判”防控機制。突出統籌推進,緊密結合司法行政工作實際,扎實開展“化解矛盾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組織動員全市司法所和基層人民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走訪。突出重點人群,加強風險源頭防控,全面、深入排查社區矯正對象、刑滿釋放人員等群體矛盾糾紛,及時進行風險分析研判,分層分類化解。突出調解優先,推行“宿紛速調”理念,在行政復議、仲裁中注重調解優先,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有效解決民商事糾紛。

3注重多元解紛,形成“一站式+協同參與”化解格局。深化一站解紛,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等解紛力量,打造矛盾糾紛“一站受理、一網通辦”的線上調解平臺,構建“一站式”特色解紛體系。深化協調聯動,健全完善訪調對接、警調聯動、律師調解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形成各類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調解工作模式。深化法治宣傳,普及多元化解糾紛法律知識,宣傳典型案例,增進公眾對多元化解糾紛的理解和認同,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司法

60

穩妥做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工作。

1建立定期調度報告制度。組織召開領導小組任務部署會,印發組織實施方案。建立全市調度機制,每月統計調度報告工作開展情況。

2設立坐班制度。及時回復有關改革工作來人來電咨詢。抽調養老保險人員在工作時間內到市政務服務大廳現場指導群眾查詢信息、咨詢答復。

3建立假期值班制度。設立改革專項工作AB崗,遇到涉及改革重大緊急情況及時報告并及時回復有關政策咨詢。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