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 003187229/202504-00005 信息分類: 重大決策、重要政策及重點工作執行情況
發布機構: 宿州市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4-08 發布日期: 2025-04-08 11:45
文  號: 性: 有效
生效時間: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后評估報告
政策咨詢機關: 暫無 政策咨詢電話: 暫無

《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后評估報告

來源:宿州市政府 瀏覽量: 發表時間:2025-04-08 11:45 編輯:信息公開

一、評估背景

《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22年9月21日宿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22年11月18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批準,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2024年4月16日發的《關于印發〈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后評估工作方案通知》,宿州市委托第三方機構(以下簡稱評估單位)對《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進行立法評估。評估單位本著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對《條例》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效益性等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形成以下評估報告。

二、《條例》立法后評估依據和過程

(一)評估依據

1.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最新要求;

2.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行政法規、省級地方性法規;

3.宿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后評估工作方案》;

4.《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社會問卷調查資料;

5.《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地走訪調研資料;

6.宿州市、縣(區)優化營商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貫徹落實《條例》資料;

7.《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后評估會議收集整理資料;

8.其他收集整理的資料。

(二)評估過程

1.召開會議,實地調研。2024年5月23日-24日,市人大工作研究會、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開展《條例》立法后評估調研工作。5月23日,市人大調研組一行靈璧縣軸承產業園進行調研,靈璧縣政府負責人,縣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縣政府辦公室、縣司法局、縣發改委、縣經信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數據資源局、縣投資促進中心主要負責人,縣人大代表(5人)、企業家代表(15人)等參加了調研會議。5月24日,市人大調研組一行埇橋區宿徐現代產業園埇橋園進行調研,評估單位按要求列席上述會議,收集、記錄會議相關資料。

2.問卷調查,收集民情。2024年7月26日—2024年8月5日,評估單位針對市、縣(區)有關企業開展了《條例》立法后評估問卷調查,收回調查問卷135份,同時對問卷調查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

3.走訪企業,聽取意見。評估單位采取隨機方式,走進企業,面向群眾了解《條例》的社會認知度,傾聽社會公眾對實施情況的相關意見,對各方意見和建議進行整理歸納。

4.研閱材料,分析研判。評估單位先后對埇橋區、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等地貫徹落實《條例》書面報告材料進行認真研讀,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對座談內容進行匯總梳理,對各方反饋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歸納。并將《條例》與中央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最新要求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進行比較和研討,分析研判取得的成效,梳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議,形成立法后評估報告。

三、《條例》的分析評價結論

(一)合法性評估

合法性評估,主要是評估《條例》的立法依據是否合法,立法是否符合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立法內容上是否存在與其他相關法律制度相抵觸等問題。

1.立法依據合法?!稐l例》屬于宿州市地方性法規,制定的主要依據是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依據合法。

2.符合法定權限?!读⒎ǚā返诎耸粭l規定,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基層治理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稐l例》立法目的是為了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動高質量發展,主要內容是關于宿州市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法律規定,符合《立法法》中有關立法權限劃分的規定,沒有違背法律保留、法律優先等原則,《條例》的制定符合法定權限。

3.符合法定程序?!稐l例》2022年9月21日宿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22年11月18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批準,《條例》的起草送審、審議通過、批準公布等所有程序合法。

4.立法內容與上位法不抵觸?!稐l例》的制定主要依據是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主要內容是關于宿州市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法律規定,具體內容、制度設計等與上位法的規定不相抵觸。

綜上,《條例》在立法依據、法定權限、法定程序以立法內容方面符合法律規定。

(二)合理性評估結果

合理性評估,是指《條例》規定是否符合公平、公正原則,所規定的措施和手段是否適當、必要、法律責任是否合適完備。

1.主要制度設計合理,符合公正、公平原則?!稐l例》采用小切口立法的形式,不設章節,共二十三條?!稐l例》沒有重復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省政府有關規章詳細規定的內容,主要聚焦市場主體特別關切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針對政府履約踐諾、部門公正執法等領域進行制度設計。特別是把省委關于“建立簽訂合同協議、作出行政承諾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的要求作為立法重點,力求從源頭上減少涉企糾紛,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傮w上,各項制度圍繞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立法目的合理設計,符合公正、公平原則。

2.法律責任規定恰當?!稐l例》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二條,細化了輕違免罰、容錯機制、法律服務、和責任追究等內容。市、縣(區)依法制定、公布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清單,對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免除處罰。建立容錯免責機制,鼓勵有關單位和個人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同時也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違反本條例相關規定,將被依法追究責任?!稐l例》規定的措施和手段適當、必要,法律責任規定恰當。

(三)可操作性評估結果

《條例》規定的條款內容、程序總體正當、簡便,要求和措施的表述明確具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例如:《條例》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優惠政策兌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機制,通過信息共享、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實行優惠政策“免申即享”;對確需市場主體提出申請的優惠政策,應當簡化申報手續,做到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實現一次申報、“即申即享”?!稐l例》第十六條“推行綜合查一次制度。除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外,同一行政執法部門對市場主體實施的多項檢查能夠合并進行的,應當合并進行;多個行政執法部門對同一市場主體實施檢查的,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協調,明確由一個部門組織實施聯合檢查,檢查結果互認共享?!?/font>這些規定比較明確,易于操作。

(四)效益性評估結果

1.社會效益顯著?!稐l例》實施以來,在宿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直有關單位、縣(區)政府和各開發園區均高度重視《條例》的貫徹落實,開展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推動了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比如,2024年以來,埇橋區新增市場主體12102家;企業設立登記審批時間由3個工作日壓縮至4小時,個體工商戶開設實現“秒批”;企業注銷辦理時限由10天壓縮至10分鐘;靈璧縣開展的“五減三改”工作,平均辦事效率壓縮至2.11份,承諾辦結時限將至1.28日,服務事項即辦率提升到79%,“最多跑一次”辦結率達到100%。據本次問卷調查,58.52%的受訪群眾反映對當前本市營商環境非常滿意;24.44%的受訪群眾反映對當前本市營商環境滿意。廣大企業、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顯著提升,社會效益顯著。

2.經濟效益顯著。2024年以來,埇橋區辦理稅費減免7.87億元;為103家企業提供擔保貸款136筆5.22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46筆5422萬元,惠及創業人員246人;靈璧縣2023年“免申即享”兌現政策2個,分別為《靈璧縣加快企業上市掛牌融資獎勵辦法》和《靈璧縣專利資助辦法(暫行)》,涉及企業4家,共計44.57萬元。根據本條調查問卷結果統計分析,大部分企業對政府優惠政策供給、兌現方面感受明顯?!稐l例》的實施對宿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為市場主體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經濟效益明顯。

3.法律效果顯著?!稐l例》實施以來,市、縣(區)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查,2024年以來,埇橋區合法性審查案件已審結22件,其中合同協議24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48件;靈璧縣聚焦法律服務,開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16次。市、縣(區)常態化開展“企業法治體檢”,幫助企業梳理法治風險點,審查完善規章制度,幫助企業運用法治方法破解發展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執法單位的“問題提醒、限期整改、首次不罰”等柔性執法措施,讓執法更有溫度、監管更有精度。根據本次調查問卷結果統計分析,65.19%的企業認同涉企行政執法專業性、規范性逐步改善。絕大多數企業認為宿州市市場監管水平明顯提升。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法律效果顯著。

、《條例》貫徹實施和修改完善的建議

(一)繼續加強對《條例》學習和宣傳

市、縣(區)有關部門和各園區應加強對《條例》的宣傳和解讀,提高企業對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知曉度。同時,制定具體的操作細則,明確政策執行的標準和流程,確保政策能夠真正落地。建立政策執行監督機制,對政策落實不到位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問責。

(二)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建議市、縣(區)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全面網上運行,實現受理、審批、辦結全環節閉環式管理,助推“一窗受理、綜合服務”,有效提高辦事效率。對照滬蘇浙等先進地區,常態化清單化借鑒學習新思路、新舉措,通過“借鑒+創新”方式,加速政務服務集成化辦理,結合省市年度基礎清單,研究構建“一件事一次辦”工作推進機制。建立審批服務“好差評”制度,提高審批服務質量。

(三)加大惠企政策兌現力度

建議加大惠企政策兌現力度。搭建惠企政策網上超市,針對政策兌現慢、兌現難,企業和人才多頭找、多頭跑問題,打破信息壁壘,通過數據共享、流程再造,將以往政策兌付需層層上報、層層下撥的線下兌付變為數據協同、信用承諾的在線兌付。提升各類涉企政策知曉面并加強政策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和跟蹤問效,保證政策剛性兌現、有效落地。特別是對項目招引過程中承諾同意的優惠政策,要不折不扣完成兌現,營造信得過、靠得住的政府形象。

(四)營造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

建議建立包容性執法、柔性執法、聯合執法制度。相關執法部門落實包容審慎監管以及輕微不罰、首違免罰等柔性執法措施。明確監管標準和監管流程,減少監管的隨意性。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減少對企業的不必要檢查。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統一監管標準,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進“數字賦能”政務服務,推動政務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推進高頻事項“全省一單”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讓企業群眾辦事更便利。

(五)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

建議加大引才留才力度。提高人才獎勵或激勵政策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同時,通過職業技能培訓、產教融合等方式賦能一線工人專業化、數字化提升,打造一批新時代宿州市“金藍領”。破解土地要素制約。在積極向上爭取指標的同時,通過創新破產機制,加強府院聯動,盤活僵尸企業土地,騰出發展空間。完善金融服務系統。建立周轉金貸款支持制度,為企業提供短期融資需求,滿足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周轉需求。加快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完善投貸保補機制,充分發揮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的產業扶持作用,提升企業金融獲得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