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id="6k5gm"><output id="6k5gm"></output></span>

    <optgroup id="6k5gm"><li id="6k5gm"></li></optgroup>

    <optgroup id="6k5gm"><small id="6k5gm"><source id="6k5gm"></source></small></optgroup><optgroup id="6k5gm"><small id="6k5gm"><pre id="6k5gm"></pre></small></optgroup>

    <span id="6k5gm"></span>
    <track id="6k5gm"></track>
      號: 003187229/202408-00063 信息分類: 重大決策、重要政策及重點工作執行情況
      發布機構: 宿州市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4-08-29 發布日期: 2024-08-29 15:28
      文  號: 性: 有效
      生效時間: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宿州市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綜述
      政策咨詢機關: 暫無 政策咨詢電話: 暫無

      宿州市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綜述

      來源:拂曉新聞網 瀏覽量: 發表時間:2024-08-29 15:28 編輯:信息公開

      “自從把土地托管給金色家園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我們村種地輕松多了!”8月18日,在泗縣瓦坊鎮吳宅村玉米田邊,村黨總支書記盧書言高興地對記者說。記者看到,13臺植保無人機平穩飛行在吳宅村玉米田的上方,均勻地噴灑農藥。玉米穗粒飽滿,長勢喜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年來,我市聚焦服務糧食生產安全,探索推行農業多環節托管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助力“小農戶”接軌“大農業”。據市農業農村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全市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6866家,糧食作物全程托管面積達192萬余畝,服務小農戶近30萬戶;環節托管服務面積達3825.56萬畝,覆蓋率占全市耕地面積的78.12%,帶動服務小農戶90.86萬戶,占總農戶數的70.6%。

      “大托管”村民當起“甩手掌柜”

      “我在村里流轉了400畝土地,主要種植玉米,然后把玉米飛防托管給金色家園,托管服務費每畝只要15塊錢?!眳钦宸N植大戶劉永生說,“如果自己雇人干活的話,400畝地就需要多支付1萬多元?!?/p>

      “推進‘大托管’后,吳宅村的1萬畝玉米飛防作業,1天內就能完成?!卑不战鹕覉@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泗縣負責人楊濤說?!按笸泄堋笔窃摴驹诓桓淖兺恋貦鄬俸褪褂眯再|的基礎上,采用“專業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從糧田的耕、種、管、收、儲、加、銷等環節,為村民提供全流程托管服務。

      “從2020年起,我們村和金色家園簽訂了‘大托管’協議,從整地到收獲農業生產全程不用操心,讓村民從土地中解放了出來?!北R書言說,“‘大托管’讓村民變成了‘甩手掌柜’,而且這種規?;泄芎图s化經營,平均每畝地可節約成本240元?!?/p>

      據了解,安徽金色家園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依托農業技術、機械裝備優勢,采取村企共建的方式,探索出一條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目前,該公司已開展全程托管服務40余萬畝、環節托管服務300萬畝次。

      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大力推行土地托管服務,托管品種從糧食等大田作物拓展到經濟作物,托管業務內容也從土地作業拓展到生產全過程,托管形式根據農戶需要提供“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務,打造出了“農民放心在外打工,‘田保姆’為農民種地”的服務品牌。

      強引導 激發主體發展活力

      自2013年開始,我市緊緊圍繞服務體系創新,探索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對耕、種、管、收、加、儲、售等生產環節提供全程服務,涌現出了一批以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為代表的提供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多環節托管等服務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埇橋區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就是這樣一家服務體系完善、帶動輻射能力強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

      “我們就像田地里的包工隊,農戶需要什么服務,我們就提供什么服務?!币饫_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韓素蘭向記者介紹。目前,意利達已經建立起了涵蓋農機作業、植保作業、農資經營、農業技術指導等專業的菜單式服務體系,作業服務面積近10萬畝。目前,該合作社全程托管一畝小麥的費用是600元,低于農民自己種植的投入。對于普通農民來說,合作社的帶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農民可以以農機入股合作社,獲得分紅收益,農機手等技術型農民到合作社打工每天的收入最多可達300元。

      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行規?;N植、機械化作業、標準化生產,降低了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提升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節本增效、農民增收,保護生態。

      我市還全面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規范管理,通過名錄庫積極開展服務組織動態監測,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從發展規模、經營管理、服務能力、經濟效益、安全生產等方面進行全面督查指導。目前,僅埇橋區培育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就達1305家,服務能力超5000畝的有30家。

      為了不斷激發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活力,我市在基礎條件好、群眾意愿比較強的糧食生產優勢村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重點支持小農戶通過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廣泛接受糧食生產病蟲害統防統治、收割、秸稈綜合等服務,提升糧食生產的標準化、專業化、規?;潭?,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的提升,引領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的快車道,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全域推 構建現代農業格局

      排列有序的菌菇大棚、高大氣派的“蘑菇工廠”、環保高效的發酵隧道、設施完備的冷鏈倉庫……走進靈璧縣楊疃鎮,如同置身“蘑菇王國”。

      “以前人工裝袋,速度慢,又沒有技術,只敢種千余袋,掙個辛苦錢?!睏铑洞骞睫r郭艷梅看著菇棚里的菇棒,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不同了,鎮里提供統一社會化服務,統一制料制袋、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銷售,分戶栽培管理,一年到頭有活干,一年到頭有錢賺,口袋鼓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p>

      如今,楊疃鎮共有16個村實現食用菌種植全覆蓋,現有食用菌種植面積50萬平方米,年產菌菇約2萬噸,年產值近1.8億元,帶動全鎮約8000人就業,人均年增收萬元以上。

      近年來,我市在不斷總結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經驗的基礎上,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范圍向蔬菜、瓜果、食用菌種植等農業生產領域延伸,從種植業向養殖業等領域推進,從產中向產前、產后等環節延伸,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對農業全產業鏈的支撐作用。

      下一步,我市將以服務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為根本任務,發揮人才、技術、農機、管理等優勢,在耕、種、管、收各個環節對農業生產進行托管服務,健全全鏈條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將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格局,助力農業強市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亚洲午夜在线x88v|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宗合|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