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文字解讀)
2021年2月4日,在宿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市長楊軍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F將《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解讀如下。
一、《報告》起草過程及征求意見情況
2020年9月下旬,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就《報告》起草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隨后,市政府辦公室即牽頭成立起草組,正式啟動《報告》起草工作。11月上旬,起草組在認真學習、深入研討、充分醞釀的基礎上,結合宿州實際,形成了《報告》初稿。隨后,通過多種方式,多次征求了市四大班子、市直各部門、各縣區、市管各園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市級離退休老同志、駐宿企事業單位、兩代表一委員、基層群眾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所提意見逐項進行了梳理吸納。期間,起草組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數易其稿,精心修改完善。2021年2月,《報告》經宿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
二、《報告》起草背景和主要考慮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當前,正處于兩個五年規劃交替、“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重要節點。立足這一歷史方位,《報告》在起草過程中,堅持著眼新發展階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力求政治站位有高度、審視形勢有廣度、剖析問題有深度、制定目標有尺度、謀劃舉措有力度、關注民生有溫度,努力起草完成一份客觀總結發展成就、辯證分析發展形勢、謀深謀實發展舉措的《報告》,使之更好地發揮綱領性文件作用,引領宿州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為此,《報告》起草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突出政治站位,全面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吸收《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安徽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中共宿州市委關于制定宿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中央及省市一系列部署推進發展的會議和文件精神,確?!秷蟾妗穬热菰谡紊蠄远▓詻Q、在政策上不折不扣、在舉措上有力有效。
(二)突出接續發展,密切契合宿州發展階段。《報告》既要梳理歸納“十三五”發展成就,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工作,又要對“十四五”發展進行戰略規劃,還要對新征程開啟之年任務作出具體安排。因此,起草過程中,注重做好“四個銜接”:一是做好2020年工作與以往五年發展成就的銜接,處理好一年小結與五年總結的呼應關系;二是做好過去五年發展成就與未來五年規劃的銜接,處理好鞏固成果、打好基礎與確立愿景、謀劃長遠的承啟關系;三是做好未來五年發展愿景與新征程開啟之年工作目標的銜接,處理好具體行動與戰略舉措的遞進關系;四是做好2021年工作安排與2020年工作進展的銜接,處理好任務延續與工作延伸的承接關系。
(三)突出系統觀念,統籌謀劃未來發展舉措。《報告》在謀劃戰略目標上,深入研判宏觀形勢,既立足“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這一時代背景,緊扣“兩個大局”這一時代特征,深刻領會“上情”,確保奮斗方向堅定不移;又充分考慮宿州發展的現實條件,吃透“下情”,確保發展目標科學合理。在未來發展表述上,對未來一年、五年發展內容各有側重又使之相輔相成。對“十四五”發展重點,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和戰略性布局,提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項目和重大改革舉措;對2021年工作,則從微觀操作的層面,重點突出目標的可行性、項目的屬地性、措施的具體性和工作效果的即期性,以期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取得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三、《報告》的基本框架與內容提要
《報告》全文共1.8萬余字,主要內容分為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顧。先分8個部分系統總結2020年工作成績:一是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戰雙贏”。41例新冠肺炎病例在全省較早治愈出院,萬人發病率在全省較低。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幅較快實現由負轉正。二是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工業經濟提質增效,項目建設成果顯著,現代服務業煥發新機,現代農業量效齊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民營經濟活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根基進一步夯實。三是脫貧攻堅圓滿收官。“春夏秋冬”四季攻勢接續展開,剩余1.21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四是污染防治取得決定性進展。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實現新突破,生態屏障加快構筑。五是大美宿州形象不斷刷新。全國文明城市首創首成,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鄉面貌更加靚麗。六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縱深推進。七是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宿州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顯著提升。八是民計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同時對政府自身建設作了概括性表述。
接著從六個方面概要回溯“十三五”發展成就:一是五年奮斗,我們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實現綜合實力大跨越。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八個百億元臺階、突破2000億元,“中國云都”的名片越擦越亮,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轉變。二是五年聚焦,我們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實現脫貧攻堅大決勝。四縣一區全部摘帽,35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1.2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得到解決。三是五年攻堅,我們源頭防控系統治理,實現生態環保大躍升。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突出,獲評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四是五年篤行,我們統籌聯動內外兼修,實現城鄉面貌大蝶變。一舉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城市配套更加完善,城鄉環境更加宜人,廣大居民好評如潮。五是五年開拓,我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發展活力大迸發。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揭開新篇,內陸開放新高地加速構建,社會創造力得到更大釋放。六是五年傾力,我們共建共享社會事業,實現民生福祉大改善。持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公共安全防控體系更加緊密高效。
第二板塊:“十四五”時期戰略規劃。首先直接闡明“十四五”時期的時代方位和戰略方向,對宿州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辯證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為實現上述目標,綜合考慮,“十四五”時期將統籌抓好五個方面戰略重點:一是積極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奮力打造整體實力更為雄厚的先行之區。統籌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圍繞建設制造強市、質量強市,強化省際交匯區域新興中心城市功能。二是全面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奮力打造功能完備更具內涵的大美之城。全面推進“大宿城”建設,“十四五”末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110萬人。提升縣城綜合功能,豐富美麗鄉村內涵。三是繼續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奮力打造和諧共生更為秀美的生態之地。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深度治理大氣、水、土壤污染,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美好家園。四是高質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奮力打造互聯共融更有活力的開放之都。打造高能級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示范帶,構建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五是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奮力打造文明安全更加宜居的幸福之州。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更高水平建設平安宿州,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第三板塊:2021年主要工作。首先提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重點從推動制造業擴量提質、推動內循環有效暢通、推動區域發展多頭并進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二是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加速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重點強調持續提升城市能級、加強城市智慧化管理、互補互促抓好城鄉融合三個方面內容。三是堅定踐行“兩山”理念,努力打造綠色生態美麗宿州。《報告》提出了強化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水平、打好生態治理持久戰四個方面工作。四是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這一部分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著力提升鄉村振興質量三個方面,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五是突出體制機制創新驅動,不斷增強改革開放新活力。重點突出抓好加快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動民營經濟壯大提升三個方面工作。六是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這一部分側重于實施健康宿州行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協調發展社會事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四個方面工作,力爭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七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持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重點闡述了錘煉實干擔當的政治品格、塑造陽光法治的政府形象、優化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構建清正廉潔的政治生態四個方面內容,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最后《報告》號召,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堅強領導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永葆初心、恪職為民,銳意開拓、扎實苦干,全力開啟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宿州建設新征程,為奪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勝利貢獻更大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