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文字解讀)
1月9日,宿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市長楊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民生民計進行了專門描述:2018年,突出落細落實,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民生保障力度持續加大,財政民生支出347.1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7.5%,33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2019年,聚焦民計民生,建設文明共享新宿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七有”為重點,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8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2018年,全市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民生保障力度持續加大,財政民生支出347.1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7.5%,33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64所,實施“全面改薄”項目,建設校舍、維修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共75.5萬平方米,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30萬人。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逐步形成。加快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持續深化綜合醫改,實施“四型醫院”建設,4家二級醫院開展三級醫院創建;持續實施醫療衛生服務體系“411”計劃,3家縣級醫院投入使用,新建、擴建鄉鎮衛生院20個,提前兩年完成新建400個村衛生室的目標任務。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五險參保人數190萬人,新增養老床位2000張。主城區菜市場改造初見成效。困難群眾社會救助工作受到民政部、財政部通報表揚,培育發展養老健康產業特色優勢明顯并獲得省政府通報表彰。
突出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成績斐然。2018年,全市投入扶貧資金30.56億元,順利完成115個貧困村出列、9.33萬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目標。全面落實“351”“180”健康脫貧政策,拓展實施“兩類人群”保障政策,創新實施“三類人員”集中供養,全市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實現全覆蓋?;鶎踊竟卜瞻舜箢I域19項指標均達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榮獲2018年度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涌現出曾翙翔等一批先進典型。
面對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全市上下痛下決心、勠力同心,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開展“潔凈宿州”行動,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城區全面禁售禁放煙花爆竹,加大重點區域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力度,全面落實建筑工地揚塵防治“六個百分百”。啟動主城區污水治理三年攻堅戰,改造完成主城區6條道路污水管網、291處雨污合流管網截污點,11條黑臭水體治理初見成效,建成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廠6座、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廠11座,汴北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成功爭獲全國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統籌規劃,城市面貌顯著改觀。中心城區實施四大類120項重點工程,完成投資150億元。銀河一路東西延伸工程、宿州火車站綜合改造、宿州民航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符離大道、宿淮快速通道、G206北段等正在建設,西外環部分路段、拂曉大道北延建成通車,6條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全面完成,市汽車客運中心站投入運營,智慧交通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拔屦^一中心”部分竣工驗收,春節前可投入使用。全力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扎實開展“十項提升行動”,長期困擾市民日常生活的區域供水緊張、管線私拉亂接、車輛亂停亂放、交通混亂擁堵等一批身邊難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2019 聚焦民計民生 增加百姓幸福指數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宿州市撤地建市20周年、脫貧退出鞏固提升年、污染防治攻堅突圍年。我市繼續聚焦民計民生,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文明共享新宿州。
大力實施民生工程 增加百姓幸福指數
完善積極就業政策,全面實施“創業江淮”計劃,落實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加強企業職工培訓再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創業,城鎮新增就業3.1萬人。大力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扎實推進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等民生工程,五險參保190萬人次。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強化食品藥品安全日常監管,積極爭創國家級食品安全城市。深入開展“守護平安”系列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盜搶騙、黃賭毒、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持續提升群眾安全感。加大城鄉中小學規劃建設力度,加強教育集團化辦學,提升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整治校園周邊環境,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推進“健康宿州”建設,深化綜合醫改,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強力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411”計劃,穩步實施衛生健康人才和??平ㄔO“511”計劃,積極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支持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完善養老護理體系。大力建設體育強市,完善市體育館功能,加快市、縣區體育設施“五個一”建設,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辦好宿州市第六屆運動會。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推動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加強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利用,加快縣區圖書館、文化館等場館建設,開展重點文藝創作和戲曲大舞臺、文化惠民消費季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扶持書畫、戲曲等文藝事業發展。
聚焦環境污染防治 打贏生態保護翻身仗
全力推進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鞏固提升“潔凈宿州”專項行動。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整治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推進大氣測量基站建設,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確保完成年度空氣質量目標。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持續推進主城區污水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加大住宅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力度,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啟動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活動,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廣。開展創建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綠色餐館等行動,引導公眾綠色生活。
鞏固文明創建成果 推動城市功能品質大提升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大美宿州的向往。突出亮化、綠化、美化,加快汴北新區、城東新區建設,主城區實施四大類130項重點工程,著力實現“雙95”目標??焖俜€妥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安置房建設進度。力促民航機場、淮宿蚌城際鐵路、合新高鐵泗縣段、徐宿蚌高速公路、懷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宿州船閘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設,加快銀河一路東西延伸工程、唐河路東延工程、宿州火車站綜合改造、建成使用“五館一院一中心”,打通主城區、各園區斷頭路。加快推進污水管網、停車場、菜市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構建“三環鏈城、四帶穿城、五苑抱城、百園融城”的綠帶體系。對照新版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深入開展“十項提升”行動,推進22項系列整治提升活動,全面整治小區物業管理、出店占道經營、亂搭亂建等突出問題。深入宣傳踐行《宿州文明20條》,扎實開展“道德模范”“宿州好人”評選活動,深化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社區評選等系列創建活動,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一有效平臺,持續提升市民文明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