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為民 保護產權”便民利企新舉措新聞發布會

發布單位:宿州市政府新聞辦 發布時間:2025-06-06 22:08
“登記為民 保護產權”便民利企新舉措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付嬌嬌,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石曉明

參會媒體:拂曉報|宿州廣播電視臺|人民數字|中安在線|宿州發布

發布時間:2025年6月6日

發布地點:宿州市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宿州市政府新聞辦

發布摘要:介紹“登記為民 保護產權”便民利企新舉措相關情況

發布會圖片

left right

發布會視頻

暫無視頻

發布會詳情

會場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登記為民 保護產權”便民利企新舉措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宿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付嬌嬌,宿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石曉明向大家介紹“登記為民 保護產權”便民利企新舉措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下面首先請付主任介紹有關情況。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付嬌嬌

付嬌嬌: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不動產登記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此,我謹代表宿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與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關注、支持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事業和不動產登記工作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正值《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施行十周年。十年間,在市委市政府、省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我市不動產登記實現了從分散到統一、從繁雜到便捷,從“紙質證書”到“電子證照”的轉變,從“多窗跑腿”到“一窗通辦”、從“線下辦”到“網上辦、掌上辦”、從網上“可辦”向“好辦”再升級的新型政務服務方式。推進“交地即辦證”“交房即交證”、二手房“帶押過戶”等便民舉措,完成保護產權與便民利企的穩步發展,獲評自然資源部“全國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窗口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單位”,營商環境登記財產考評持續位于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建成不動產登記“市縣一體化”平臺,實現“全市同標、全域通辦”;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被自然資源部選做全省唯一試點市。

近年來,我市不動產持續發力,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領域改革創新,以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為目標,不斷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服務舉措。

一、延伸服務半徑,拓展便民“新領域”

我們致力于讓群眾辦事更便捷,優化企業和群眾服務體驗,擴大延伸服務半徑,以深化“政銀合作”為出發點,打造“15分鐘登記服務圈”。與全市各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借助銀行網點多、分布廣、專業性強、審查規范的優勢,以互聯網為基礎,完善政務網平臺、設立延伸端口等合作模式,結合我市“不動產+金融”與“系統直連”技術優勢,將不動產登記辦證窗口前移,在建行、工行、交行和徽行等銀行網點設立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市民和企業只需在銀行便民服務窗口提交相關申請,線上完成審核、登簿后,登記結果以電子證照的形式反饋至銀行信貸業務系統直接發放貸款。涵蓋抵押權首次、轉移、注銷、變更、預告登記的辦理,此外,創新推出二手房“帶押過戶”,無需賣方提前還清貸款,即可實現房屋產權轉移和貸款的同步變更,自開展以來已辦理1000余件。

不動產登記服務向金融機構的拓展延伸,實現了電子證照的互認、身份證明、申請材料的電子化獲取,擺脫了紙質材料束縛,有效避免了企業和公眾申請材料多次提交、登記金融機構兩頭跑等問題,節省辦事時間,確保登記安全,網辦率達95%以上。同時,我們進一步完善不動產登記服務網點布局,在公證處、銀行、社區等均設立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實現了登記服務在十五分鐘生活圈內“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新思路”

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的不動產登記服務。在登記大廳設立“涉企專窗”,專人專窗全程幫辦,實行“即時辦結”。實施小微企業免收不動產登記費告知承諾制,今年共減免小微企業登記費用10.8萬元。

常態化推行“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服務模式。通過數據共享、優化審批、流程重組等方式,全鏈條梳理優化土地供應、竣工驗收備案、繳稅、地籍調查、不動產登記業務流程,科學統籌辦理環節,采取環節并聯、提前介入、信息互通、部門聯動等動態閉環式工作模式,讓企業在取得土地或交付房屋的同時就能拿到不動產權證書,為企業后續開展經營活動節省了時間和成本,從源頭上杜絕了新的歷史遺留問題的發生,保障企業和購房人權益。自開展以來,共完成25宗工業用地的“交地即交證”、市場化商品房13個項目252戶的“交房即交證”。對于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我們成立工作專班,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實行“一樓(房)一策一專班”,根據企業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登記方案,為企業提供全流程的業務指導和跟蹤服務,并建立多部門聯合會商、聯動處置機制,有效化解處置問題風險。

三、加強部門聯動,全域融合“新格局”

積極與各部門加強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與公安、民政、公積金、稅務、住建、金融、法院等部門的數據互聯互通,減少群眾提交材料,通過共享數據核實信息;推動實現“不動產登記+公積金”、“不動產登記+水電氣過戶”,“不動產登記+金融”、“不動產登記+法院”、“不動產登記+公證”等業務聯辦,實行“不見面審批”,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面優化升級不動產登記手機“掌上辦”和電腦PC端全程網辦系統,實現不動產登記高頻事項“全程網辦”。同時,我們還推廣應用電子證照,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企業和群眾在辦理相關業務時,可直接使用電子證照,方便快捷。截至目前,我市不動產電子證照發放量已達到68.5萬個。

錨定“同市同標”工作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不動產登記“市縣一體化”平臺的全面升級改造,打破了不動產登記事項申請區域的限制,改變了傳統的“屬地受理、屬地審核”的登記模式,市民可就近在市域任一不動產登記窗口申請辦理全市范圍內不動產登記業務,實現“全市通辦”。預計每年可減少跨縣區“跑腿”13萬人次。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不動產登記“網上可辦”向“網上好辦”“全程網辦”轉變,讓“跨省通辦、不見面辦”成為不動產登記常態化服務模式。我們希望并歡迎廣大媒體朋友能夠長期關心、支持、監督,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


主持人:謝謝付主任的介紹。下面是答問環節,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您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也請記者朋友在提問時先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


拂曉報記者:您好,想了解一下宿州市“跨省通辦”業務開展情況?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石曉明

石曉明:宿州市以企業、群眾異地辦證“一次不用跑”為目標,在登記大廳開設“江浙滬”長三角“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專窗,協同江蘇省宿遷市率先完成建設運行,實現轉移、換補證、抵押登記等高頻不動產登記業務的異地辦理。近期,我市積極加入“蘇魯豫皖”四省十市“跨省通辦”合作市,覆蓋徐州、連云港、宿遷、淮北、宿州、棗莊、濟寧、臨沂、菏澤、商丘,目前,已經完成了不動產“跨省通辦”平臺對接測試,統一事項清單、網點信息及人員信息,實現不動產登記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41項全業務類型“跨省”高效辦理。市民在市不動產登記大廳“跨省通辦”專窗申請,通過人臉識別、網上填報、上傳材料、郵寄證書等一系列操作,真正實現異地“跨省通辦”。


中安在線記者:請問線上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石曉明:線上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安全性是我們非常重視的問題。我們采取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系統安全防護,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和防火墻技術,防止數據泄露和網絡攻擊。二是嚴格身份認證,通過人臉識別、錄音視屏、電子簽名等技術手段,確保申請人身份真實有效。三是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和恢復機制,定期對業務數據進行備份,確保數據安全可靠。四是加強內部管理,制定嚴格的操作規范和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防止內部人員違規操作。通過這些措施,我們有效保障了線上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安全性,讓群眾和企業放心使用線上服務平臺。


人民數字記者:請問“全市通辦”登記類型和辦理模式有哪些?

石曉明:市民可就近到全市任一不動產登記大廳辦理14項不動產登記高頻業務。具體的登記類型有: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個人間存量房轉移登記及身份信息變更登記、補證登記、換證登記、夫妻間房屋轉移登記、抵押權首次登記、抵押權注銷登記、無還本續貸、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預購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贈與轉移登記、企業與個人間存量房轉移登記和不動產信息查詢等14項高頻事項,其余業務類型今后將逐步納入。

辦理模式:宿州市不動產登記通辦業務,采取“異地受理、屬地辦理”的業務模式。企業群眾可以在我市四縣一區任一不動產登記辦事大廳“全市通辦”窗口申請交辦事項,申請材料可以通過電子或紙質材料流轉方式至屬地不動產登記機構審批,由屬地不動產登記機構出具辦理意見。紙質《不動產登記證明》或《不動產登記證書》通過全市通辦窗口或郵寄方式送達申請人的服務模式,也可以通過“皖事通”“掌上辦”下載電子證照。


主持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謝謝發布人。希望廣大媒體朋友積極關注,廣泛開展宣傳報道。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