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宿州市大數據中心 發布時間: 瀏覽量:

訪談直播

小結分析:本期訪談現場提問總數0條,現場已答復數0條,網友參與數0位)
楊軍:產業發展走活扶貧鄉村振興“兩盤棋”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
時間:2020-05-24

訪談主題: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月24日,全國人大代表、宿州市市長楊軍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認為,這是黨中央、國務院21世紀初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是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步,也是宿州市發展水平的衡量標志。

文字實錄

  •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月24日,全國人大代表、宿州市市長楊軍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認為,這是黨中央、國務院21世紀初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是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步,也是宿州市發展水平的衡量標志。

    “四縣一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據楊軍介紹,宿州市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與蘇魯豫3省11縣接壤,現轄四縣一區,面積9939平方公里,人口650萬。2012年,宿州被納入皖北地區省級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四個縣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埇橋區為省級扶貧重點區。經過全市上下多年努力,宿州市貧困人口從2013年底的61.27萬人大幅減少至2019年底的1.2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95%大幅下降至0.23%,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736元以下大幅增加到8863元,35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四縣一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狀況大幅改善。宿州市健康脫貧、電商扶貧、駐村幫扶、扶貧小額信貸、智志雙扶等典型做法在全國會議上作經驗介紹,全國扶貧小額信貸培訓班和深度貧困地區產業保險試點啟動會、全國產業扶貧調度暨產業發展指導員培訓班、全國扶貧扶志研討班先后在我市舉行,連續三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駐村幫扶工作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涌現出全國自強模范李娟和省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扶貧干部曾翙翔等一批先進典型??梢哉f,全市上下摘窮帽拔窮根的美好愿景正逐步變為現實。楊軍認為,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產業扶貧工作,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睂嵺`證明,哪里產業發展得好,哪里扶貧成效就明顯,哪里就能實現穩定脫貧。

    疫情之下緊扣產業發展不動搖

    楊軍說:“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包括產業扶貧在內的整個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明顯影響?!?。主要體現在,疫情初發期部分扶貧農副產品滯銷;疫情造成農技人員到田間現場技術指導服務受阻,對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較為不利;因原料供應不暢、交通運輸管控、人員流動限制等原因,部分帶貧經營主體不能滿負荷正常生產,對貧困群眾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造成影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們的工資性收入;特別是疫情致使到村到戶項目推進遲緩。疫情發生初期,宿州市就及時啟動預案、采取措施,全力降低疫情影響。一是充分利用電商、網絡直播等平臺推進“非接觸式”營銷,做好扶貧農產品產銷對接。今年以來,幫助銷售農產品2.6萬噸,價值近1億元。二是開展“不見面幫扶”,加強春耕生產技術指導服務,有效實施了小麥赤霉病等病蟲草害防治。三是推進“點對點幫扶”,支持帶貧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全市97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全部復工復產。四是促進項目實施,支持扶貧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實施到村項目256個、投入財政資金3.8億元;實施到戶項目4.7萬個、投入財政資金約0.8億元。 

    “五項措施”確保產業扶貧落地生效

    至于宿州市下一步產業扶貧工作,楊軍認為,將科學準確研判當前形勢,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做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勝利”。楊軍從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一是指導推進產業扶貧項目提升。我們將以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因重大變故造成的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為重點,加強動態監測預警,加大救助幫扶力度,防止返貧致貧。堅持因戶施策,在尊重貧困戶意愿基礎上,根據貧困戶實際,優化完善“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準指導和幫扶貧困戶發展自種自養、入園務工就業、參與入股分紅等。指導各縣區圍繞特色高效產業和貧困村主導產業發展,謀劃一批保鮮、貯藏、分級、包裝等產地初加工項目,推進產業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快扶貧項目實施和資金支出進度,縱深推進“三有一網”點位扶貧、“三業一崗”就業扶貧,繼續實施光伏扶貧、電商扶貧、金融扶貧、旅游扶貧、消費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力爭6月底扶貧項目全面完工。二是著力增強園區和經營主體帶動作用。重點抓好貧困村產業扶貧園區建設,在土地流轉、承包經營、租賃費用、用水用電等方面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和措施,引導、支持經營主體參與園區投資、建設、經營、管理,進一步完善運營機制,確保園區長期發揮帶貧作用。健全完善經營主體帶貧減貧激勵機制,通過資金直接獎補、優惠出租設施設備,以及在典型選樹、示范評定、項目安排、用地用電、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等方式,充分調動其帶貧積極性,推進經營主體、貧困戶互惠共贏。三是不斷強化產業扶貧風險防范。切實加強水、電、路、網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為農產品錯峰銷售、止損增效、規避風險提供保障,切實提升農業特色產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大力推進產銷對接,借助合肥農交會、上海農交會,以及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等平臺,加大貧困地區農產品展示展銷力度。四是全面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在抓好產業扶貧的同時,聚焦“354+N“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將專項巡視和“回頭看”反饋的問題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的問題、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指出的問題一體研究、一體部署、一體整改,確保6月上旬各類問題全部整改到位。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整改成果,確保實現動態清零。深入開展掛牌督戰,聚焦掛牌督戰村和所在鄉鎮,加大資金、項目、舉措傾斜力度,確保6月底前掛牌督戰取得決定性成效。五是扎實銜接鄉村振興。繼續保持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穩定,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各類組織、各方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持續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持“四個只增不減”,逐步建立健全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

網友留言

    0
    2
    圖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