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發改委公布《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省北部的亳州、宿州、阜陽、淮北、蚌埠成為該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米”字型空間發展格局的重要一“捺”。加入“中原城市群”,皖北將面臨更大的舞臺。而其中,宿州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無疑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廣袤的中原大地,寫好宿州故事,唱出響亮的宿州聲音,3月19日晚,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做客人民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米”字格局 宿州迎來巨大機遇
楊軍表示,加入“中原城市群”,對宿州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
他分析說,一方面,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出,要發揮優勢、繼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而中原城市群作為中部地區主要的人口與產業集聚區,隨著國家中原經濟區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必將會不斷釋放新的重大政策紅利,這也為與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深化城際合作、實現協同發展、增強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在頂層設計上提供了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作為中原城市群“米”字型空間發展格局中伸向東南的重要一“捺”,宿州可謂是“天降大任”。其承東接西、連南貫北的的獨特地理區位,決定了其在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推進中原城市群區域協調發展中,必將扮演著不可取代的特殊角色。
“《規劃》的深入實施,會使我們的交通區位、勞動力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優勢更加凸顯,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累積效應持續放大,這無疑將進一步增強我們打造皖北開放新高地、省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的堅定決心?!睂ξ磥淼陌l展前景,楊軍滿懷信心。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提升現代服務業步伐
當前,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宿州還沒有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城鎮化率還跟全國的水平有一段位差。這在楊軍看來,既是巨大挑戰,又是宿州發展的潛力所在。
楊軍介紹,宿州作為皖北振興重要一級,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打造省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大幅度提升城市的能級。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在傳統產業的改造,服務業的提升方面抓一下。省委省政府給我們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示范區,還有建設皖北開放的新高地,這就給我們依靠傳統產業和開放經濟提出明確的目標?!眹@這個方向,楊軍指出,在新型工業化方面,重點是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最核心的就是搶抓區塊鏈、數據應用、數據云等發展機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輕紡鞋服、板材家居、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從制造、創造向智造轉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著力構建獨具宿州特色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在提升現代服務業方面,主要還是依托宿州獨特的區位優勢與云計算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總部經濟、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擴大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消費,加快電商產業園、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同時將旅游業努力培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不斷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同時,楊軍還分析指出,機遇總是和挑戰并存?!爸性鞘腥骸钡拿總€城市都處在大發展、大跨越的進程中,“你追我趕”、百舸爭流的區域競爭態勢更趨激烈,與周邊一些發展勢頭更迅猛的城市相比,宿州還存在著不少短板和差距。比如,經濟結構不優的矛盾依然突出,城鎮化水平還比較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民生領域的欠賬較多,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朝受命,夕飲冰’,這些都讓我們倍感壓力,也是在下一步融入中原城市群的發展中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睏钴婖r明指出未來發展方向。
人才戰略助力“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對此,楊軍表示,在新一輪的改革轉型升級中,宿州也會充分挖掘人力人才資源這個“富礦”,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楊軍指出,人才紅利需要兩方面發力:一方面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大力提高人的創造性,另一方面要在現有基礎條件下培養大量的、各種層次的技能型人才。對此,既要瞄準產業發展前沿,加快培養引進創新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快引才“綠色通道”建設,采取柔性引進、項目引進、專項資助引進等方式,造就集聚一批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同時,還要努力打造宿州“技工大市”這個品牌,大力倡導“工匠”精神,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健全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制度,大規模、高質量地持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動“民工大市”向“技工大市”轉變,實現“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為“制造強市”戰略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最后,作為打造宿州軟文化的另外重要一級,楊軍補充表示,還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傳承與創新,挖掘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加大蕭縣皇藏峪、靈璧虞姬園、隋唐大運河遺址這樣的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力度,打造人文薈萃、特色彰顯的宿州文化,不斷增強宿州文化的軟實力、競爭力和影響力。(周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