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宿州市大數據中心 發布時間: 瀏覽量:

訪談直播

小結分析:本期訪談現場提問總數0條,現場已答復數0條,網友參與數0位)
農業大市轉型云計算產業

嘉賓:楊軍
時間:2018-03-18

訪談主題:在政策扶持下,我國云計算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每年保持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這些技術背后都依賴云計算。 2017年12月,第一屆國際云安全大會在宿州成功舉辦。位于安徽省東北部的宿州市是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地處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組群城市,為安徽區域中心城市之一。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宿州如今已是全國第五家量子通信節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寬帶中國”示范市,擁有華東地區最具特色的云計算中心,被譽為中國“云都”。 “發展云計算產業是大勢所趨,是農業大市另辟蹊徑、加速崛起的現實需要,也是發揮宿州獨特區位交通、電力資源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的必然選擇?!苯邮堋睹裆芸酚浾卟稍L時,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長楊軍表示。

文字實錄

  • 在政策扶持下,我國云計算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每年保持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這些技術背后都依賴云計算。

    2017年12月,第一屆國際云安全大會在宿州成功舉辦。位于安徽省東北部的宿州市是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地處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組群城市,為安徽區域中心城市之一。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宿州如今已是全國第五家量子通信節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寬帶中國”示范市,擁有華東地區最具特色的云計算中心,被譽為中國“云都”。

    “發展云計算產業是大勢所趨,是農業大市另辟蹊徑、加速崛起的現實需要,也是發揮宿州獨特區位交通、電力資源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的必然選擇?!苯邮堋睹裆芸酚浾卟稍L時,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長楊軍表示。

    每年安排兩億專項資金

    從區位來看,宿州具備云計算產業發展的先天優勢。居中靠東,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背依中原,眼觀長三角,宿州位于京滬高鐵中間點,距離南京、上海、北京的車程分別為1小時、2小時、3小時。方圓300公里輻射1.65億人口,500公里輻射4.04億人口。

    除了氣候溫和、沒有自然災害等自然條件優勢,宿州還擁有充沛的電力資源和互聯網帶寬資源。在電力方面,宿州建成了110kV專用變電站,與安徽國電合作成立了園區售電公司,電價控制在每度0.5元以內,為企業提供廉價電力服務。寬帶方面,宿州實現數據機房與安徽省電信公司數據中心直連,為企業提供優質網絡服務。

    安全方面,宿州建有量子通信京滬干線第五大節點,全方位保障數據中心傳輸安全。而且,宿州企業投資經營綜合成本較低,具備云計算產業發展的綜合優勢。

    此外,現代產業新體系離不開人才。此前,宿州提出,到2020年,全市人才總量達到73萬人,專業技術人才達到18萬人,高技能人才達到8萬人,形成全省矚目的人才高地。

    為統籌協調解決云計算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宿州市委、市政府成立高規格產業推進領導小組,以專班包保形式,實現“保姆式服務、管家式服務、顧問式服務”,搭建產業、政策、平臺、服務“四位一體”平臺。

    為培育云計算產業,2015年宿州就出臺了《關于促進云計算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從9個方面支持產業發展。例如,設立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安排兩億元,作為云計算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補貼云服務等使用費用。

    五年巨變

    2016年,宿州高新區實現企業產值104億元,2017年實現企業產值123億元。早在2012年,宿州就開始謀劃發展云計算產業,將云計算作為首位產業,意在中部崛起、皖北發展中彎道超越、跨越崛起。2013年正式提出“翔云計劃”,籌建宿州高新區發展云計算產業。

    2012年,世紀互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華為公司、中國電信“基礎云”龍頭企業等第一代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先后入駐,落地在建的10萬平方米數據中心。

    隨后,長城寬帶、華瑞網絡等“基礎云”布局,金山云、科大訊飛等“平臺云”相繼落戶,賽誠、阿爾法、百鹿、合一康、小馬科技、新亞電子等數百家“應用云”企業形成蓬勃發展之勢。

    經過5年發展,宿州探索出了“率先發展基礎云、注重建設服務云、全面開發應用云”的宿州模式,從而打造了云計算全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由宿州市政府與北京世紀互聯集團合作的宿州智慧云計算產業園于2012年4月開工建設,占地500畝,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10萬平方米,總投資76億元。

    作為我國在建的最大云計算數據中心,宿州智慧云計算產業園建成后將面向中央政府部門、重點行業企業總部、國際及中國500強企業提供云計算數據中心外包服務。

    彎道超車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宿州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新常態,皖北經濟版圖中,宿州始終是穩定的一環—近3年,GDP年均增速超過9%,財政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3%。

    2017年,宿州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30.4%,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高于安徽全省15.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8.8%,高于全省7.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

    “在‘互聯網+’時代,云計算技術廣泛滲透到產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產值巨大、前景廣闊,這有利于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宿州在皖北經濟發展中彎道超越、跨越崛起?!睏钴娬f。

    此外,宿州依托云計算平臺,加快互聯網與輕紡鞋服、板材家具、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煤電能源等傳統產業融合發展。通過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新業態拓展,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加快傳統主導產業邁向中高端。

    楊軍分析,“互聯網+”時代產業分工與協作呈現虛擬化、網絡化、精細化趨勢,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出現新變化。借助“互聯網+”技術平臺,宿州可以承接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及現代服務業,從而加速產業集群發展。

    通過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宿州進一步強化城市信息網絡、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從而進一步破除制約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資源。

    “提及宿州,外界的印象是鞋城、農業大市,如今以云計算產業、大數據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已然成為新名片?!睏钴娬f。

    (《民生周刊》記者 鄭智維)

網友留言

    0
    2
    圖片直播